A.车辆安全配置和主要行驶区域 B.车辆种类和厂牌型号 C.车辆驱动情况 D.使用性质和车辆新旧
A.人寿保险公司最低资本为长期人身险业务最低资本和短期人身险业务最低资本之和 B.人寿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最低资本为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之和 C.财产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最低资本为财产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非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之和 D.财产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最低资本为非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之和
A.经济性 B.法律性 C.互助性 D.科学性
A.互助保险 B.共同保险 C.合作保险 D.复合保险
A.“减震器” B.“变压器” C.“减压器” D.“润滑器”
A.低额保险合同 B.足额保险合同 C.不足额保险合同 D.不定值保险合同
A.年龄误报条款 B.复效条款 C.不可抗辩条款 D.宽限期条款
A.自动垫交保险费条款 B.战争条款 C.保单贷款条款 D.不丧失价值条款
A.发生保险事故时 B.订立保险合同 C.出险 D.赔付
A.房屋倒塌 B.大树压坏房屋 C.雷击 D.大树折断
A.重置保险 B.不定值保险 C.重复保险 D.定值保险
A.推定全损 B.重置价值 C.判定部分损失 D.按市价重置
A.保单年度 B.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 C.保险标的 D.保费交付频率
A.纯保险费是以预定死亡率和预定利率为基础计算的保险费 B.纯保险费是用于保险金给付的财务来源 C.纯保险费总额与保险金给付总额应达到平衡 D.纯保险费主要用于保险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开支
A.为投保人提供可供选择的服务 B.为投保人提供许多可能选择的机会 C.为投保人提供满足多样需求的投保方式 D.为投保人提供多样的保险产品
A.房屋的建筑类别,是砖结构还是木结构 B.房屋的占用或使用性质,是商用还是民用 C.房屋所在区域所能提供的火灾防护设施 D.房屋的使用年限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行为方法 D.技术方法
A.保险市场是间接的风险市场 B.保险市场是非即时清结市场 C.保险市场是特殊的"期货"交易市场 D.保险市场是直接的风险市场
A.保险费率和偿付能力 B.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和保险技术水平 C.保险产品的开发能力 D.市场的规范程度和政府的监管
A.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盈利 B.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利益 C.优化保险产业资源配置 D.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A.1959年10月20日 B.1949年10月2日 C.1949年10月12日 D.1949年10月20日
A.既监督管理市场行为,也监督管理偿付能力,但以对市场行为监督管理为主 B.主要监督管理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 C.既监督管理市场行为,也监督管理偿付能力,但以对偿付能力监督管理为主 D.重点监督管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A.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B.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C.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D.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一亿元
A.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产生于人与物间的关系,即投保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关系 B.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仅要求在保险合同订立之时存在即可 C.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有量的规定性,不仅要考虑投保人对标的有没有保险利益,还要考虑保险利益的额度大小 D.就保险利益的时效而言,在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要求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到损失发生时的全过程中都存在
A.市场竞争因素 B.房屋的建筑结构 C.财产的使用年限 D.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安全管理水平
A.原价保净值赔偿,净值保原价赔偿 B.原价保原价赔偿,净值保净值赔偿 C.市价保市价赔偿,净值保净值赔偿 D.原价保原价赔偿,差值保差值赔偿
A.家庭财产两全保险的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与家庭财产综合保险不相同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既可为保险人积聚大量的可运用资金,增加保险人的资金实力 C.家庭财产两全保险由于其期限较长,增强了业务的稳定性,并减少了每年展业、出单和收费的工作量 D.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兼有经济补偿和到期还本双重性质
A.2004年2月1日~3月1日为货运险保险期限 B.2004年3月1日~5月1日为安工险保险期限 C.2004年5月1日~2005年4月30日为机器损坏险保险期限 D.2004年2月1日~2005年4月30日为机器损坏险保险期限
A.保险费 B.赔付金额 C.保险金额 D.最大承保额
A.被保险人、第三者(他人) B.机动车辆、使用过程 C.道路风险、人为风险 D.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格的驾驶员和意外事故
A.加收保险费的计算公式为:车损险加收保险费=[(保额×批改后费率+批改后基本保费)-(保额×批改前费率+批改前基本保费)]×原收保费比例×未了责任天数/保险天数 B.退还保险费计算公式为:车损险应退保险费=[(保额×批改前费率+批改前基本保费)-(保额×批改后费率+批改后基本保费)]×原收保费比例×未了责任天数/保险天数×(1-无赔款优待比例) C.如果投保人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要求解除合同,退还保险费=实收保险费-应收保险费×5% D.如果投保人在保险责任开始后,要求解除合同,保险人可以收取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间的保险费,剩余部分退还投保人
A.被保险人纵容,私下授意船长、船员进行不法行为 B.来自船外的暴力盗窃或海盗行为 C.装卸或移动货物或燃料时发生的意外事故 D.船长、船员有意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行为
A.共同海损 B.船舶失踪 C.推定全损 D.实际全损
A.飞行小时数和地面停放天数 B.飞行的路程 C.飞机试飞的总时间 D.飞行风险系数
A.空中碰撞造成的其他飞机及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B.飞机在地面上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C.飞机在空中造成地面上的第三者的任何损失(如从飞机上坠人或坠物) D.房屋或由被保险人占用的建筑物的损失
A.900美元 B.1100美元 C.1000美元 D.100美元
A.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协商确定 B.由保险人指定的检验代理人根据残值处理当地、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C.由保险人做出的评估价值确定 D.必要时还可委请公估拍卖行来确定受损货物的残值
A.由于飞机遭受碰撞、倾覆、坠落、失踪(在3个月以上),在危难中发生卸载以及遭遇恶劣气候或其他风险事故发生抛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B.因遭受火灾、爆炸、雷电、冰雹、暴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面陷落、崖崩等所造成的货物损失 C.被保险货物因遭受偷窃或者提货不着的损失 D.保险货物本身的缺陷或自然耗损,以及由于包装不善所致的损失
A.产品责任事故必须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B.产品必须在保险期限内生产或销售 C.不论意外事故或损失何时发现 D.小论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是在保险期限内还是期满之后
A.公众责任保险 B.雇主责任保险 C.职业责任保险 D.民事责任保险
A.2002年1月 B.2001年11月 C.2001年12月 D.2001年2月
A.出运前的保险和出运后的保险 B.商业风险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政治风险的出口信用保险 C.货物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险、劳务输出的出口信用保险和建筑工程承包的出口信用保险 D.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
A.如果造成损失的原因是买方破产,保险公司通常在证实买方确已破产或确定不具备偿付能力之后,即可定损核赔 B.如果损失原因为买方拖欠货款,赔偿等待期为2个月 C.买方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的损失,赔偿等待期为该货物重新出售或处理完毕后1个月 D.由于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赔偿等待期为该政治风险事件发生后4个月
A.使用者更换或修理有质量缺陷的产品所蒙受的损失和费用 B.使用者因产品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而丧失使用价值的损失和由此引起的额外费用 C.不按产品说明书安装、调试和使用引起的损失 D.被保险人根据法院的判决或有关政府当局的命令,收回、更换或修理已投放市场的存有质量缺陷的产品所承受的损失和费用
A.物质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 B.工程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 C.物质损失和责任赔偿责任 D.工程损失和责任赔偿责任
A.在保险工程造价中包括的各项费用因涨价或升值原因而超出原保险工程造价时,必须尽快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据此调整保险金额 B.在保险期限内相应的工程细节作出精确记录,并允许保险人在合理的时候对该项记录进行查验 C.如果保险工程的建造期超过2年,必须从保险单生效日起每隔6个月向保险人申报当时的工程实际投入金额及调整后的工程总造价,保险人将据此调整保险费 D.在保险期限届满3个月内向保险人申报最终的工程总值,保险人据此以多退少补的方式对预收保险费进行调整尽
A.保险单列明的运载火箭保险金额以外的一切费用 B.外来搭载卫星引起的损失和费用 C.因战争、敌对行为或武装冲突及政府拘留、扣押、没收等行为所致的损失和费用 D.卫星电能损耗导致的损失
A.平台钻井机保险 B.钻井平台保险 C.海洋石油开发管道保险 D.移动式钻探设备保险
A.不定额补偿性 B.不定额给付性 C.定额给付性 D.定额补偿性
A.保单持有人享受经营成果 B.客户不用承担投资风险 C.定价的精算假设比较保守 D.保险给付、退保金中含有红利
A.5% B.3% C.2% D.1%
A.团体终身保险 B.缴清退休后终身保险 C.团体遗属收入给付保险 D.团体万能寿险
A.从立案、接案、初审、调查、理算、复核审批和结案归档 B.从接案、立案、调查、初审、理算、复核审批和结案归档 C.从接案、立案、初审、调查、理算、复核审批和结案归档 D.从接案、初审、立案、调查、理算、复核审批和结案归档
A.投保动因 B.保险危险 C.险种结构 D.保险期限
A.疾病赔付金额 B.疾病发生率 C.保险金额损失率 D.保险金额赔付率
A.给付形态 B.给付标准 C.保险期间 D.给付时期
A.团体补充医疗保险 B.团体特种医疗费用保险 C.团体医疗费用保险 D.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
A.非比例再保险;比例再保险 B.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 C.保额再保险;赔款再保险 D.比例再保险;赔款再保险
A.分保容量 B.分保限额或合同限额 C.线数限额 D.合同容量
A.新开办业务 B.在巨灾超赔分保中 C.成熟的业务 D.业务量很少的业务
A.承保前对分出业务质量的审核 B.承保后对分入业务质量的审核 C.承保后对分出业务质量的审核 D.承保前对分入业务质量的审核
A.英国商人 B.意大利商人 C.荷兰商人 D.西班牙商人
A.直接保险经纪人 B.财产保险经纪人 C.人身保险经纪人 D.再保险经纪人
A.选择保险人 B.再保险服务 C.协助投保 D.保险期内服务
A.需要购买标准的保险保障产品 B.在无充分保险的情况下对损失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 C.对风险管理和保险经纪人的经营方法非常熟悉 D.大多数人视保险为一种商品
A.经济高度发展,拥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B.社会各界具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和较丰富的保险知识 C.保险经纪机构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商业道德 D.我国目前的状况已经达到这些条件
A.财产风险 B.人身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A.避免风险 B.预防风险 C.转移风险 D.抑制风险
A.调查表往往是从企业或事业单位所面临风险的普遍性角度来考虑 B.因为保险公司的介入,调查表会忽略不可保风险或其他风险 C.调查表一般是以现行保险费率计算企业或事业单位潜在损失 D.运用范围较宽泛不存在着局限性
A.人身风险 B.财产损失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A.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B.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 C.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 D.人寿保险、健康保险
A.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 B.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损失的时间因素 C.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损失的时间因素 D.同一风险事故所致各种损失形态、一个风险事故所涉及的风险单位数、损失的时间因素
A.免责约定 B.保证合同 C.套期保值 D.分散投资
A.风险管理目标、要求和任务,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价 B.保险产品风险管理承保和核保风险管理 C.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保险产品核保风险管理 D.以上选项中所有内容
A.高于、低于 B.高于、等于 C.高于、高于 D.低于、高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A.营销信息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研究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A.用户行业、用户地点 B.用户行业、用户规模 C.用户规模、用户地点 D.用户行业、用户规模、用户地点
A.企业形象、服务、促销 B.产品,促销、服务 C.促销、服务、公共关系 D.企业形象、服务、公共关系与政治权力
A.利益细分 B.购买渠道细分 C.心理细分 D.购买时机细分
A.固定资产 B.长期投资 C.无形资产 D.流动资产
A.投资项目 B.资本结构 C.投资风险 D.股利政策
A.追缴税款 B.加收滞纳金 C.罚款 D.刑事责任
A.按3%征收营业税 B.按5%征收营业税 C.免征营业税 D.按1%征收营业税
A.5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A.1~3倍 B.2~5倍 C.3~10倍 D.5~10倍
A.实行定额与定率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 B.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C.实行分类课征制 D.计算简便,计税时间单一化
A.500元 B.800元 C.1000元 D.1200元
A.增加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D.减少减少
A.货币性 B.固定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A.发放各种贷款,或是支持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费用 B.为客户创造支付手段,有效处理各种资金的结算和汇兑 C.吸收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各种存款 D.主持全国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
A.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B.有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C.合同无效处理 D.取双方理解意义中间值处理
A.《公司法》 B.《民法通则》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合同法》
A.自主随意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债务人拒不归还债务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A.代理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A.违约金 B.准备金 C.手续费 D.滞纳金
A.信用保险 B.责任保险 C.重复保险 D.再保险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9个月内 D.1年内
A.二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