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现有利益是指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已经存在的经济利益 B.期待利益是指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尚未存在,但根据法律、法规、有效合同的约定等可以确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将会产生的经济利益 C.在投保时,只有现有利益可作为确定保险金额的依据 D.在受损索赔时,期待利益必须已成为现实利益才属索赔范围
A.主体部分 B.客体部分 C.备注部分 D.内容部分
A.基本条款 B.除外责任条款 C.法定条款 D.附加条款
A.万能寿险 B.医疗保险 C.疾病保险 D.收入补偿保险
A.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B.保险公司通过持有银行次级债,为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推动商业银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C.保险公司投资入股商业银行,对改善银行股权结构,优化银行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D.2009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为3.01万亿元,投资收益率为1.91%
A.各种固定场所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对其顾客、观众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具有保险利益,可投保公众责任险 B.各类专业人员,由于工作上的疏忽或过失致使他人遭受损害而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具有保险利益,可投保职业责任险 C.制造商、销售商等,因商品质量或其他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照法律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具有保险利益,可投保产品责任保险 D.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用具有保险利益,可以投保信用保险
A.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已经存在或可以确定的利益 B.这种利益是不可以用货币形式估价 C.这种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利益,不是当事人主观臆断的利益 D.这种客观存在的确定利益包括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
A.45.71万元34.29万元 B.34.29万元45.71万元 C.50万元30万元 D.40万元40万元
A.委付必须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 B.委付应是就保险标的的全部提出请求 C.委付可以附有条件 D.委付必须经过保险人的同意
A.通过平均保额可以计算保单费用、每张保单开支、单位保费费用和每次保单终止费用等 B.通常可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及保单的特点对平均保额进行调整 C.保单的特点及保单的最小单位也会影响平均保额的大小 D.平均保额一般是以百元保额为单位,一般表示为几个单位百元保额
A.三元素法 B.常数法 C.比例法 D.常数及比例法
A.投保业务 B.将潜在的准客户转化为保险客户 C.找到准客户 D.有针对性的对目标客户进行营销
A.行为风险 B.实质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 D.道德风险
A.保险理赔能使保险的基本职能得到实现 B.保险理赔能及时恢复被保险人的生产,安定其生活,促进社会生产顺利进行与社会生活的安定,提高保险的社会效益 C.保险理赔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D.保险理赔还可以发现和检验展业承保工作的质量
A.指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保险商品的种类 B.指供给的保险商品所能实现的保障水平,主要体现在保险金额上 C.指保险公司产品供给的结构 D.指具体保险险种质量的高低
A.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 B.相互保险公司是一种非营利性公司 C.相互保险公司比较适宜于财产保险公司 D.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类似于股份公司
A.1982年9月 B.1992年8月 C.1992年10月 D.1992年9月
A.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 B.保险公司最高偿付能力 C.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 D.保险公司规定偿付能力
A.对保险条款的规范,各国一般通过保险合同法来进行 B.对保险条款的监督管理,首先是对保险条款内容的监督管理 C.对于保险条款的监督管理,主要是通过保险条款的审批和备案两种方式进行 D.所有国家对保险条款的格式、字体和用词都没有严格的规定
A.财产保险企业险与家庭险 B.财产保险基本险与综合险 C.财产保险工程险与农业险 D.财产保险基本险与附属险
A.按照账面原值确定 B.按照账面原值加成数确定 C.按未评估的市价确定 D.按照重置价值确定
A.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 B.2004年6月30日至2005年6月30日 C.2004年6月30日至2004年12月31日 D.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
A.家庭财产两全保险的最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是以保险储金的利息收入作为保险费 C.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如到期被保险人不申请退保,保险单自动续转 D.家庭财产两全保险的期限可由保险双方协商确定,以月为单位,从约定起保日零时起至期满日24时止
A.3-5年 B.2-5年 C.1-3年 D.2~3年
A.多次性赔偿结案 B.累计性赔偿结案 C.一次性赔偿结案 D.连续性赔偿结案
A.全部损失 B.推定全损 C.实际全损 D.共同海损
A.该险种是机身险的附加险 B.该险种只是将一切险原有的免赔额降到相对低的水平,而不是取消免赔额 C.该险种的保险金额以机身一切险的免赔额为限 D.该险种的保险费与该保险的免赔额的高低成正比,免赔额越高,保险费就越高
A.飞机发生部分损失,保险人按实际修理费用扣除免赔额后计算赔款 B.如果被保险人宣布推定全损,保险人必须接受委付 C.飞机发生全损的,保险人按飞机的保险金额全部赔付,需要扣除免赔额 D.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清理飞机残骸的费用
A.CFR价格 B.价值费用总和 C.FOB价格 D.CIF价格
A.检查货物质量 B.确定损失程度 C.判断货物损失原因 D.审阅有关单证
A.因火灾、爆炸、雷电、冰雹、暴风、洪水、海啸、地陷、崖崩、突发性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B.由于运输工具发生碰撞、搁浅、触礁、沉没、倾覆、出轨或隧道、码头坍塌所造成的损失 C.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货物破碎、弯曲、折断、凹瘪、开裂、渗漏等损失,以及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 D.在装货、卸货或转载时,因遭受不属于包装质量不善或装卸人违反操作规则所造成的损失
A.根据业务内容分类 B.根据责任发生的原因分类 C.根据法律的归类分类 D.根据与财产保险的关系分类
A.战争、类似战争行为、叛乱、罢工、暴动或由于核子辐射所致的雇员伤残、死亡或疾病 B.雇员由于疾病、传染病、分娩、流产以及因这些疾病而施行内、外科治疗手术所致的伤残或死亡 C.由于雇员自加伤害、自杀、犯罪行为、酗酒及无照驾驶各种机动车辆所致的伤残或死亡 D.被保险人的有关诉讼费用
A.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及牙科医生职业责任保险 B.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 C.保险公估人的责任保险 D.律师职业责任保险
A.战争风险 B.由于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造成的损失 C.汇兑风险 D.征用风险
A.被保险人违约或违法所致的损失 B.买方被宣告破产或实际已资不抵债的损失 C.由于买方违反本国法令未获进口许可证所致的损失 D.买方违约在先情况下被保险人坚持发货所致的损失
A.保证保险是通过出立保证书来承保的;信用保险是通过保险单来承保的 B.保证保险是义务人应权利人的要求投保自己的信用风险,义务人是被保证人,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保证人;信用保险的被保险人是权利人,承保的是被保证人(义务人)的信用风险 C.保证保险承保的标的是保证风险;信用保险承保的标的是信用风险 D.经营保证保险对保险人来说,风险是相当小的;在信用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着实实在在的风险
A.忠诚保证保险必须规定发现期,发现期不是从损失发生时开始,而是从合同终止时开始 B.任何不诚实行为必须是发生在雇员连续无中断的工作期间 C.忠诚保证保险可以规定发现期,发现期是从损失发生时开始 D.任何不诚实行为引起的损失必须是在雇员被辞退或退休或死亡之后6个月内或忠诚保证保险合同期满3个月内发现
A.建筑、安装施工机具、设备扩展条款 B.隧道工程特别除外特别条款 C.大坝、水库工程除外特别条款 D.钻井工程特别条款
A.承保风险的大小 B.承保标的的性质 C.承保标的的类型 D.承保风险的内容
A.核电站建筑安装工程保险 B.核电站寿命保险 C.核电站机器损坏保险 D.核电站物质损失保险
A.意外保险 B.人寿保险 C.人身保险 D.健康保险
A.2%500万元 B.3%500万元 C.2%800万元 D.3%600万元
A."团体"的风险分散,逆选择风险小 B.团体保险合同再订 C.团体保险违约责任少 D.团体的退保风险小
A.附加险投保规则 B.保额限制 C.特殊投保规则 D.健康限制
A.意外事故的发生是被保险人遭受伤害的原因,而被保险人遭受伤害是意外事故的后果 B.必须有客观的意外事故发生,且事故原因是意外的、偶然的、不可预见的 C.被保险人不是必须有因客观事故造成人身死亡或残疾的结果 D.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被保险人遭受人身伤亡的结果,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A.意外伤害是死亡、残疾的直接原因 B.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疾的近因 C.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疾的间接原因 D.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疾的诱因
A.免赔额条款 B.定额补偿条款 C.给付限额条款 D.定额给付条款
A.医护人员看护、高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家中看护 B.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医院看护 C.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特殊看护和家中看护 D.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家中看护
A.再保险 B.重复保险 C.转分保 D.转投保
A.超额赔款分保和超额赔付率分保 B.成数分保和溢额分保 C.成数分保和超额赔付率分保 D.超额分保和溢额分保
A.成数再保险 B.溢额再保险 C.事故超赔分保 D.险位超赔分保
A.责任恢复条款 B.共命运条款 C.仲裁条款 D.过失或疏忽条款
A.只接受保险人的委托 B.只接受被保险人的委托 C.只接受保险收益人的委托 D.既可以接受保险人的委托,又可以接受被保险人的委托
A.1921 B.1927 C.1935 D.1949
A.《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 D.《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
A.保险公估人在保险公估执业过程中的顺序 B.保险公估人执业内容 C.保险公估人执业性质 D.委托方和保险公估人的关系
A."保险型"保险公估人 B."技术型"保险公估人 C."综合型"保险公估人 D.火灾及特种保险公估人
A.保险公估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结果等情况 B.保险人、被保险人或其他有关方提出的公估委托申请 C.保险公估标的简介;进行保险公估活动所依据的原则、定义、手段和计算方法 D.保险标的理算以及其他费用的计算公式和金额;保险公估结论
A.保险公司 B.中国保监会 C.中国保险业协会 D.当地保险中介行业自律组织
A.3 B.5 C.8 D.10
A.3 B.5 C.7 D.10
A.200 B.300 C.500 D.600
A.10 B.20 C.30 D.60
A.《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B.《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 C.《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 D.《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
A.5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A.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B.行政法律赔偿责任 C.刑事法律赔偿责任 D.保险法律赔偿责任
A.客观公正 B.勤勉尽责、友好合作 C.守法遵规、独立执业、专业胜任 D.公平竞争、保守秘密
A.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要忠诚于所属公估机构的利益,严守秘密 B.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承担对公估业务涉及的相关各方的保密义务 C.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在对外保密的基础上,可向双方当事人提前透露公估结论 D.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不得提前透露公估结论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D.承保人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A.3% B.5% C.8% D.10%
A.一 B.二 C.三 D.四
A.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D.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A.1 B.2 C.5 D.6
A.国务院 B.保监会 C.主管机关 D.国资委
A.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 B.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 C.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D.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等
A.托运人 B.实际承运人 C.承运人 D.收货人
A.海上旅客运输的运送期间,自旅客登船时起至旅客离船时止 B.客票票价含接送费用的,运送期间并包括承运人经水路将旅客从岸上接到船上和从船上送到岸上的时间,也包括旅客在港站内、码头上或者在港口其他设施内的时间 C.旅客的自带行李,运送期间同前款规定 D.旅客自带行李以外的其他行李,运送期间自旅客将行李交付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时起至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交还旅客时止
A.16700 B.333000 C.55500 D.99900
A.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前,可以要求被保险人提供与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B.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直接向保险人要求赔偿的权利 C.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需要知道的情况,并尽力协助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 D.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或者由于过失致使保险人不能行使追偿权利的,保险人可以相应扣减保险赔偿
A.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B.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C.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D.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A.是否接受 B.是否同意 C.是否变更 D.是否认可
A.受益人可以是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一人,不可以是数人 B.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C.受益人如果不是被保险人、投保人,则多为与其有利害关系的自然人 D.保险金请求权是受益人依照保险合同享有的基本权利
A.暂保单 B.批单 C.保险凭证 D.保险协议书
A.顺序责任分摊 B.比例责任分摊 C.限额责任分摊 D.重复保险分摊
A.纯费率又称净费率,是用来支付赔款或给付保险金的费率 B.财产保险纯费率的计算依据是保额损失率 C.人寿保险纯费率的计算依据是利率和死亡率 D.纯费率又称净费率,是附加保费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A.严重损失原则 B.高额损失原则 C.低额损失原则 D.优先投保原则
A.100% B.80% C.200% 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