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流动比率 B.资产总额 C.总资产周转率 D.利润总额
A.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B.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C.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减少 D.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A.效用是否相同 B.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C.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D.分析结论是否相同
A.1/2 B.1 C.3/2 D.2
A.乘数效应 B.弹性效应 C.收入效应 D.替代效应
A.机器成本 B.设备折旧 C.厂房折旧 D.生产工人的工资
A.企业是否可以取得最大利润 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是否存在政府管制 D.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大小
A.同一产品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B.消费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垄断者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耐用品 D.不同市场必须有效地隔离开
A.MRP=MFC B.MRP>MFC C.MRP D.MRP=AFC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最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D.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不论交易成本如何,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资本形成总额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股票价格指数 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A.工资福利支出 B.环境保护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A.税率 B.纳税人 C.课税对象 D.纳税环节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B.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C.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 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A.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B.满足财政支出需要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C.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D.在财政单一制下,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管理财政活动
A.提高投资支出水平,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B.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扩大社会总供给 C.提高补贴,扩大转移支付,降低社会总需求 D.降低投资支出水平,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A.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 B.货币需求是主观需求 C.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行为 D.货币需求是派生需求
A.货币层次 B.货币供给量 C.社会融资规模 D.货币需求量
A.由政府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B.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C.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D.由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联合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A.再贴现率 B.再贷款利率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操作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投放
A.吸收存款 B.向中央银行借款 C.结算过程中占用短期资金 D.发行股票
A.金融风险控制论 B.信息不对称论 C.保护债权论 D.公共利益论
A.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本的比率不得低于8% B.银行的一级资本至少占全部资本的30% C.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D.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本的比率不得低于8%
A.企业员工性别 B.年末总人口 C.员工受教育水平 D.企业所属行业
A.58 B.61 C.59 D.70
A.都适用于分类数据 B.都适用于顺序数据 C.都不受极端值影响 D.都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A.100台电冰箱的平均寿命是估计量 B.抽取的100台电冰箱是入样单位 C.1万台电冰箱的平均寿命是总体单元 D.每个电冰箱是入样单位
A.判断抽样 B.方便抽样 C.等距抽样 D.分层抽样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 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
A.Y=β0+β1X+ε B.Y=β0+β1X C.Y=β1X1+β2X2+ε D.Y=X+e
A.企业年销售收入 B.男女性别比 C.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 D.人口增长率
我国1990-2005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底数)如下,则我国1990-2005年平均每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为()千万人。
A.58 B.55 C.51 D.52
A.0.39% B.14.63% C.100.39% D.101.72%
A.向股东分配股利 B.缴纳企业所得税 C.向银行借款以购买原料 D.销售商品给购买单位
A.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B.企业利润的增加 C.企业费用的降低 D.企业收入的减少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C.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A.物权是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配的一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B.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C.物权客体的物可以是独立物和有体物,也可以是行为 D.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A.共有人之间必须存在共同关系 B.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所有权和承担义务 C.共有关系存续期间,按份共有人不能对共有财产确定份额 D.对按份共有的不动产做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一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
A.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使用权人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B.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不包括国有土地 C.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 D.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是符合法定条件的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B.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C.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D.要约可以撤回但不能撤销
A.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公民可以成为保证人 B.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机关可以成为保证人 C.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可以成为保证人 D.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能成为保证人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五分之三
A.供求曲线 B.等产量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约束线
A.只位于无差异曲线上 B.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C.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交点上 D.既不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也不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
A.边际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平均总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A.当平均总成本曲线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 B.当平均总成本曲线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 C.在相交于最低点前,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D.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A.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C.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A.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B.劳动时间等于闲暇时间 C.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总效用等于闲暇的总效用
A.生产者的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成本 B.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倒数 B.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A.大循环 B.长波循环 C.古典型周期 D.增长型周期
A.城镇实际失业率 B.城镇预期失业率 C.城镇登记失业率 D.国家登记失业率
A.出口退税 B.自愿出口限制 C.技术标准 D.最高限价制
A.相应增加 B.相应减少 C.保持不变 D.趋于平均
A.现代预算制度 B.内部控制制度 C.绩效评价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A.回购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现货交易
A.绝对规模指标 B.财政支出增长率 C.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A.75%和25% B.50%和50% C.60%和40% D.25%和75%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A.-0.33 B.1.33 C.-1.33 D.0.33
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