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代收费 B.行政事业性收费 C.自主收费 D.盈利性收费
A.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起点 B.农业自然再生产的终点 C.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起点 D.农业经济再生产的终点
A.生产时间长于劳动时间 B.劳动时间长于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长于劳动时间 D.二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A.原始、古代、近代、现代 B.氏族制、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C.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D.原始采集、原料型、加工型
A.自然经济 B.小商品生产 C.发达的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A.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可再生性 D.多用性
A.在时间上的有序性 B.在空间上的立体性 C.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 D.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A.生物资源 B.水资源 C.农业能源 D.土地资源
A.增加资金投入 B.追加活劳动 C.增加机械投入 D.减少活劳动
A.0.6 B.1.7 C.146 D.219
A.市场供求情况 B.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C.农产品总量 D.完成计划情况
A.农业各部门 B.粮食作物 C.林业与畜牧业 D.渔业和畜牧业
A.基础性 B.主要 C.决定性 D.参考性
A.100 B.120 C.1000 D.1200
A.主要 B.重要 C.独立 D.综合
A.每一个农业劳动组织只生产一种或一类家产品 B.农业劳动组织在农业生产中都发挥不同的作用 C.某一地区的农业劳动组织生产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 D.不同地区的农业劳动组织生产同类的农产品
A.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农业资源 C.人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D.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A.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与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平等承包权 B.不应当允许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 C.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D.承包费由发包方与承包方议定
A.转包 B.转让 C.互换 D.出租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A.承包双方权益 B.承包当事人 C.承包标的物的价值 D.承包标的物的区域和方位
A.统计指标是统计调查 B.统计资料与统计分析 C.统计指标与统计分组 D.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A.乡村兴办每项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经张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 B.乡村兴办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集体公益事业要经乡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 C.村兴办每项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经乡人民代表大会 D.村兴办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集体公益事业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
A.非盈利 B.微利 C.自愿有偿 D.定向使用
A.由财政预算安排 B.实行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助 C.由农业税附加解决 D.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复名数 D.指数
A.3 B.6 C.8 D.10
A.土地面积 B.粮食产量 C.乡村人口 D.公路里程
A.8.5 B.12 C.13.9 D.16.2
A.乡镇企业 B.家庭经营 C.村组集体经营 D.其他经营
A.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股金分红和利息之和 B.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股金分红之和 C.当年所有因投资取得的利息之和 D.当年的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之差
A.数量 B.质量 C.品质 D.层次
A.公积金 B.公益金 C.应付福利费 D.待建专项费
A.经营支出 B.管理费用 C.坏账损失 D.其他支出
A.12000 B.13000 C.15000 D.16000
A.2004年5月到2005年10月 B.2004年6月到2005年10月 C.2004年5月到2009年5月 D.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
A.经营收入 B.发包及上交收入 C.其他收入 D.公积金
A.从收益中提取 B.接受公益性捐赠 C.有关部门拨款 D.资产重估增值
A.坏账损失 B.利息支出 C.罚款支出 D.无形资产摊销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
A.食物和纤维体系 B.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 C.农业、食物关联产业 D.耕作与食物产业
A.税收 B.信贷 C.工资 D.利息
A.进攻 B.发展 C.稳定 D.紧缩
A.满足需要 B.实现交换 C.获得收益 D.合理定价
A.经营风险 B.市场风险 C.机会成本 D.潜在收益
A.8.3 B.12.5 C.20 D.30
A.2910 B.2940 C.2970 D.3000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A.直达 B.直线 C.直拨 D.中转
A.人员推销 B.广告宣传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A.资金周转率 B.设备生产率 C.资金占用率 D.劳动占用率
A.播种 B.耕地 C.农用地 D.土地
A.比较分析法 B.连环代替法 C.比率分析法 D.平衡分析法
A.劳动力利用率 B.劳动力出勤率 C.劳动生产率 D.劳动力占用率
A.33 B.50 C.60 D.80
A.60 B.66.7 C.74.7 D.80
A.更新率 B.退废率 C.增长率 D.损耗率
A.动态 B.静态 C.构成 D.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