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胰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D.酸性磷酸酶 E.氨基酸酶
A.破坏菌体细胞壁 B.使蛋白变性 C.干扰细菌代谢 D.破坏细胞膜和抑制脱氢酶活性 E.破坏细菌酶系统
A.70.7℃,10~30s B.71.7℃,15~30s C.72.7℃,15~20s D.73.7℃,20~30s E.74.7℃,5~15s
A.灭菌后取出包裹在被灭菌物体中的温度计,可见读数超过121℃ B.温度记录仪显示锅内温度已达121℃,且维持20min以上 C.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h,培养液变为黄色 D.将硫磺、苯甲酸粉或结晶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完毕冷却后放入的试剂凝固成团块 E.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h,培养液仍为紫色
A.破坏细菌的酶 B.改变细菌的通透性 C.干扰细菌代谢 D.使菌体蛋白变性 E.造成菌体内物质分解破坏
A.破坏细菌的酶 B.干扰细菌代谢 C.使细菌蛋白凝固 D.与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结合使之变性 E.破坏细胞壁
A.家兔 B.羊 C.小白鼠 D.豚鼠 E.大白鼠
A.梅毒螺旋体是人畜共患病原体 B.抵抗力强 C.可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 D.接种家兔睾丸可繁殖 E.对青霉素不敏感
A.3'-5'外切酶活性更高 B.聚合酶活性高 C.3'-5'外切酶和聚合酶活性高 D.5'-3'外切酶活性更高 E.3'-5'外切酶、5'-3'外切酶和聚合酶活性更高
A.无色 B.蓝色 C.紫色 D.白色 E.绿色
A.阶段性 B.可逆性 C.特异性 D.不可逆性 E.非特异性
A.增加摄取染料作用,不易脱色 B.促进脱色 C.破坏细菌细胞壁 D.固定细菌 E.杀死细菌
A.0.02% B.0.01% C.0.2% D.0.1% E.1%
A.4%NaOH B.10%HCl C.0.9%NaCl D.14g/L柠檬酸钠 E.40g/LNaOH
A.间质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支气管炎 D.大叶性肺炎 E.扁桃体炎
A.细胞毒性因子作用 B.内毒素样物质作用 C.鞭毛作用 D.溶血素作用 E.外膜蛋白作用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军团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肺炎支原体
A.钩端螺旋体 B.布鲁菌 C.葡萄球菌 D.沙眼衣原体 E.放线菌
A.相差显微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偏光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A.亚临床型者 B.疾病潜伏期 C.疾病恢复期 D.疾病发作期 E.疾病晚期
A.A1 B.B C.A2 D.A1、A2和B E.A2和B
A.可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 B.可做有糖基的培养基 C.培养要求苛刻的细菌 D.可作无糖基的培养基 E.可培养厌氧细菌
A.pH4~6 B.pH6~7 C.pH7~9 D.pH2~5 E.pH8~9
A.干燥 B.固定 C.脱色 D.涂片 E.操作技术
A.O139群与O1群ElTor型生物学特征相似 B.O139群霍乱弧菌无鞭毛 C.有相同的霍乱毒素基因 D.两者O抗原不同,对O抗原的免疫血清两者无交叉凝集 E.O139群有荚膜多糖
A.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 B.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胶体金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称之为免疫金银染色 C.胶体金是一定大小的带负电荷的金颗粒,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的胶体 D.用还原法可以方便地从氯金酸制备各种不同粒径胶体金颗粒 E.胶体金颗粒很容易同各种蛋白质共价结合
A.白蛉 B.人蚤 C.蜱 D.人虱 E.螨
A.TCR分子 B.MHC分子 C.补体 D.免疫球蛋白 E.甲状腺素
A.CD8 B.CD5 C.CD19 D.CD4 E.CD21
A.血清 B.梅毒疹渗出液 C.脑脊液 D.下疳渗出液 E.脊髓
A.疏螺旋体都是条件致病菌 B.疏螺旋体中对人致病的只有伯氏疏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传播媒介是蚤 D.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疾病又称回归热 E.伯氏疏螺旋体可通过IFA方法检查
A.≤4mm B.≤6mm C.≤10mm D.≤12mm E.≤15mm
A.pH4~6 B.pH4~5 C.pH3~5 D.pH2~3 E.pH1~2
A.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细菌的布朗运动 C.营养物质是水溶性或脂溶性 D.细胞内外营养物质浓度的差异 E.细胞内营养物质转化的速度
A.引物浓度过高 B.退火温度太低 C.模板DNA的污染 D.PCR扩增循环数太多 E.TaqDNA聚合酶缺乏3'-5'外切酶活性
A.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 B.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繁殖并随血流扩散 C.细菌侵入了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 D.细菌在局部繁殖释放毒素进入血流 E.细菌外毒素进入血流
A.无菌操作采集标本 B.标本送检要保持低温、保持干燥 C.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D.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 E.从该种细菌主要存在的部位采集标本
A.脂质 B.多糖 C.核酸 D.氨基酸 E.原生质中矿物质
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阿莫西林 D.氨基苷类 E.头孢丙烯
A.杆状 B.丝状 C.螺旋形 D.多形性 E.弧形
A.缓慢冷冻后干燥 B.迅速冷冻后干燥 C.只要冷冻后干燥即可 D.冷冻后迅速干燥 E.冷冻后缓慢干燥
A.菌体蛋白凝固 B.菌体内水分不形成结晶,只形成玻璃状 C.菌体蛋白变性 D.菌体内水分形成结晶 E.细胞壁保护作用
A.半保留复制 B.原料是dNTP C.引发酶参与 D.双向复制 E.需DNA聚合酶
A.碳酸氢盐缓冲液 B.PBS C.醋酸盐-醋酸缓冲液 D.巴比妥缓冲液 E.磷酸盐缓冲液
A.鞭毛染色 B.亚甲蓝染色 C.复红染色 D.革兰染色 E.不染色
A.浅红色 B.微黄色 C.蓝色 D.白色 E.黑色
A.双链环形DNA B.双链RNA C.单链环形RNA D.双链线性DNA E.单链线性RNA
A.黄病毒科 B.副黏病毒科 C.腺病毒科 D.冠状病毒科 E.正黏病毒科
A.溶藻弧菌 B.水弧菌 C.海鱼弧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霍乱弧菌
A.在高盐、高糖食品中存活时间短 B.在碱性条件下比其他肠道菌更易存活 C.对酸类也不大敏感 D.煮沸立即死亡 E.可在河水及底泥中越冬
A.蛋白质 B.脂质 C.多糖 D.单糖 E.核酸
A.古典型与ELTor型 B.O1群与O139群 C.流行株与非流行株 D.小川型与彦岛型 E.产毒株与非产毒株
A.大多数革兰阳性菌致病以内毒素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外毒素为主 B.革兰阳性菌具有某种酶,革兰阴性菌缺少 C.革兰阳性菌多为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D.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是以内毒素为主,革兰阳性菌是外毒素为主 E.革兰阳性菌缺少某种酶,革兰阴性菌具有
A.灭活细菌的酶 B.使菌体蛋白脱水变性 C.增加菌体渗透压 D.抑制DNA合成 E.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A.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B.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C.改良罗氏培养基 D.碱性琼脂培养基 E.三恩培养基
A.SS琼脂培养基 B.碱性琼脂培养基 C.BCYE培养基 D.1%溶血琼脂培养基 E.罗氏改良培养基
A.炭疽芽孢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鼠疫耶尔森菌 E.产气荚膜梭菌
A.增快 B.反应终止 C.无变化 D.不反应 E.减慢
A.抗原 B.不完全抗体 C.IgG抗体 D.IgM抗体 E.抗抗体
A.排出锅内全部冷气 B.排出1/2冷气 C.不用排出冷气 D.排出2/3冷气 E.排出1/3冷气
A.肠杆菌科细菌 B.非发酵菌 C.弧菌 D.真菌 E.分枝杆菌
A.常用SS琼脂培养基 B.可采集胆汁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C.骨髓标本培养阳性率在发病第1周时也比较高 D.可采用粪便培养分离病原菌 E.尿中不会检出
A.特殊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E.半固体培养基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C.慢性菌痢中毒型 D.慢性菌痢 E.急性中毒型菌痢
A.58℃ B.60℃ C.62℃ D.相同的 E.不同的
A.每毫升3条 B.每毫升5条 C.每毫升8条 D.每毫升10条 E.每毫升15条
A.ETEC B.葡萄球菌 C.伤寒沙门菌 D.链球菌 E.霍乱弧菌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非典型分枝杆菌 D.变形杆菌 E.链球菌
A.河生肠杆菌 B.阴沟肠杆菌 C.猪霍乱沙门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产气肠杆菌
A.为条件致病菌 B.镀银染色,钩体为白色 C.革兰染色阳性 D.镀银染色,钩体为棕褐色 E.只能感染人类
A.蛋白水解酶水解 B.酚-氯仿抽提 C.胰蛋白酶处理 D.蛋白酶K处理 E.溶菌酶处理
A.沉淀反应 B.环状反应 C.凝集反应 D.琼脂扩散反应 E.无反应
A.3+ B.4+ C.2+ D.+ E.±
A.6h B.5h C.3h D.2h E.1h
A.IgM B.IgA C.IgD D.IgE E.IgG
A.56℃ B.40℃ C.37℃ D.35℃ E.25℃
A.1h B.2h C.3h D.6h E.30min
A.黄色 B.粉色 C.褐色 D.蓝色 E.黑色
A.罗氏培养基 B.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半固体培养基 E.BCYE培养基
A.白色念珠菌 B.曲霉菌 C.组织胞浆菌 D.新型隐球菌 E.青霉菌
A.酶标仪 B.基因扩增仪 C.分光光度计 D.放射免疫分析仪 E.荧光显微镜
A.红色 B.粉色 C.紫色 D.褐色 E.绿色
A.胎牛血清 B.脱脂牛乳 C.二甲亚砜 D.甲醛 E.EDTA
A.脑膜炎奈瑟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肺炎链球菌
A.无动力的伤寒沙门菌 B.大肠埃希菌 C.变形杆菌 D.霍乱弧菌 E.枸橼酸杆菌
A.血清学分型鉴定 B.兔肠段结扎试验 C.平板毒力试验 D.小白鼠毒力试验 E.豚鼠角膜试验
A.肝素结合位点 B.利福平作用位点 C.DNA模板结合位点 D.与四聚体核心形成有关 E.识别启动子
A.脑膜炎奈瑟菌 B.变形杆菌 C.钩端螺旋体 D.炭疽芽孢杆菌 E.利什曼原虫
A.高锰酸钾 B.乙醇 C.煤酚皂 D.硝酸银 E.苯扎溴铵
A.72h B.24h C.3~7min D.30min E.48h
A.营养物质 B.鉴别用糖 C.指示剂 D.抑制剂 E.赋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