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扁桃体半月襞处 B.扁桃体上隐窝 C.喉咽侧壁 D.扁桃体三角皱襞 E.舌根部
A.A级(完全控制) B.B级(基本控制) C.C级(部分控制) D.D级(未控制) E.E级(加重)
A.20~20000Hz B.10~10000Hz C.10~100000Hz D.50~50000Hz E.10~50000Hz
A.按病变性质和部位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 B.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 C.器质性聋可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精神性聋 D.按语言发育程度可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 E.先天性聋可分为遗传性聋和非遗传性聋
A.26~40dB B.41~55dB C.56~70dB D.71~90dB E.>90dB
A.听骨链病变 B.咽鼓管及气房系统病变 C.鼓膜病变 D.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 E.癔症性聋
A.Rinne试验:阴性 B.Weber试验:偏患侧 C.Weber试验:偏健侧 D.Schwabach试验:延长 E.纯音测听:骨导听阈基本正常,气导听阈>25~60dB
A.老年感音性聋 B.神经性聋 C.血管纹性聋 D.耳蜗"传导"性聋 E.精神性聋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β-内酰胺类抗生素 C.袢利尿剂 D.水杨酸类止痛药 E.抗肝素化制剂
A.耳聋常与耳鸣、眩晕、平衡紊乱共存 B.耳聋呈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 C.耳聋多由高频向中、低频发展 D.耳聋多由低频向中、高频发展 E.前庭受累程度与耳聋程度不平行
A.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 B.常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C.临床上以单侧发病较多见 D.约半数病人有眩晕、恶性、呕吐及耳周围沉重、麻木感 E.有自愈倾向,大多数病例可获得完全恢复
A.听神经瘤 B.梅尼埃病 C.窗膜破裂 D.迷路炎 E.以上均是
A.耳聋常由精神心理受创伤引起 B.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听力突然严重丧失 C.多有缄默、四肢震颤麻木、过度凝视等癔症症状 D.测听结果变异较小,言语接受阈和识别率低 E.可突然自愈或经各种暗示治疗而快速恢复
A.40dB B.45dB C.50dB D.55dB E.60dB
A.耳科常规检查 B.听力学检查 C.前庭功能检查 D.全身状况检查 E.影像学检查
A.≥1岁的儿童 B.先天性听神经缺如 C.全聋且不能借助助听器改善听力 D.听力损失≥90dB(HL),借助助听器能获得可测的、但有限的听力改善 E.病人的全身健康状态可耐受手术
A.外耳道乳头状瘤 B.外耳道囊肿 C.耵聍腺瘤 D.鼓室体瘤 E.外耳道骨瘤
A.听力障碍 B.耳道无痛性出血 C.波动性耳鸣 D.同侧周围性面瘫 E.耳部疼痛
A.T1 B.T2 C.T3 D.Tx E.To
A.外耳道 B.乳突 C.颞骨鳞部 D.部分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管之内的岩尖部分 E.岩骨外1/2~1/3
A.三叉神经受损 B.面瘫 C.Homner综合征 D.颅内高压 E.小脑功能障碍
A.耳部检查 B.前庭功能检查 C.听力学检查 D.脑神经检查 E.影像学检查
A.40%硝酸银 B.1%三氯醋酸 C.4%三氯醋酸 D.70%硝酸银 E.50%三氯醋酸
A.单侧鼻塞 B.鼻臭 C.鼻出血 D.头痛 E.大量水样涕
A.有齿镊 B.膝状镊 C.止血钳 D.枪状镊 E.钩状或环状器械
A.多见于青年及中年人 B.多为单侧 C.可伴有骨质吸收、变薄,致使囊肿向周围扩散 D.黏液囊肿增长迅速 E.诊断明确后,应手术治疗
A.乳头状瘤 B.腺瘤 C.血管瘤 D.骨瘤 E.淋巴管瘤
A.发病缓慢,有自限性 B.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 C.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 D.一种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E.在青春期后有停止发展的倾向
A.手术切除 B.放射治疗 C.化疗 D.硬化剂注射 E.激光或冷冻治疗
A.蝶窦 B.额窦 C.前组筛窦 D.后组筛窦 E.上颌窦
A.wegener肉芽肿 B.原发于鼻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 C.原发于鼻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 D.原发于淋巴结外的具有特殊形态学的淋巴瘤 E.特发性非愈合性肉芽肿
A.鼻前庭炎 B.鼻疖 C.酒渣鼻 D.鼻前庭湿疹 E.慢性鼻炎
A.50%葡萄糖 B.清鱼肝油 C.3%链霉素溶液 D.0.5%己烯雌酚油剂 E.0.5%麻黄碱
A.萎缩性鼻炎 B.干酪性鼻炎 C.鼻NK/T细胞淋巴瘤 D.慢性鼻窦炎 E.臭鼻症
A.鼻窦炎 B.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C.鼻疖 D.面部蜂窝织炎 E.鼻窦恶性肿瘤
A.上颌窦囊肿 B.上颌窦息肉 C.上颌窦恶性肿瘤 D.上颌窦真菌病 E.单纯上颌窦炎
A.立即行手术治疗 B.行微创手术治疗 C.保守治疗 D.腺样体切除+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E.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腺样体切除,再行综合治疗
A.反复行上颌窦穿刺冲洗 B.行双侧上颌窦根治术 C.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 D.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E.年龄偏大,不宜手术,仅行保守治疗
A.眶内炎性水肿 B.眶壁骨膜下脓肿 C.眶内蜂窝织炎 D.眶内脓肿 E.球后视神经炎
A.足量抗生素,改善鼻窦通气引流 B.急诊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C.足量抗生素,脓肿切开引流术 D.及时施行鼻窦手术,广泛切开眶骨膜以利充分引流 E.首先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3~5天后,如症状无改善,须及早行蝶窦和筛窦开放术,术后不填塞纱条以利引流
A.使用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 B.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C.可行腰椎穿刺降低颅内压 D.应用抗凝剂 E.全身中毒症状重,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A.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在鼻中隔左侧下部作与鼻底部平行的切口引流 C.分开鼻中隔原切口,清除腔内积血 D.每天穿刺抽吸鼻中隔内积血 E.重新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A.在两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处用射频治疗封闭血管 B.用蘸有云南白药的明胶海绵填塞鼻腔 C.行鼻中隔黏膜划痕术 D.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超过72小时 E.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棉片压迫出血区
A.全麻 B.全麻,气管插管 C.利多卡因局麻 D.地卡因表面麻醉 E.全麻,气管切开
A.上颌窦癌 B.上颌窦息肉 C.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 D.上颌窦出血性息肉 E.上颌窦囊肿
A.慢性额窦炎 B.额窦囊肿 C.额窦息肉 D.额窦骨瘤 E.额窦癌
A.下颌缘支、颈支、颊支、颞支、颧支 B.下颌缘支、颧面支、颊支、颈支、颧支 C.下颌缘支、眼支、颈面支、颊支、颧支 D.下颌缘支、眼支、颧面支、颊支、颈支 E.下颌缘支、颧面支、颈面支、颊支、眼支
A.彻底手术 B.抗生素 C.冷冻治疗 D.激光治疗 E.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A.颈动脉分叉上1cm处 B.颈动脉窦上方 C.颈动脉分叉与甲状腺上动脉间 D.甲状腺上动脉与舌动脉间 E.舌动脉与面动脉间
A.面神经之下颌缘支 B.舌下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喉返神经
A.摘除咽侧肿块 B.摘除扁桃体 C.摘除鼻咽纤维血管瘤 D.切除鼻咽癌 E.切除舌根肿瘤
A.扁桃体上隐窝 B.舌骨下咽部、梨状窝 C.咽后壁 D.咽隐窝 E.会厌谷
A.上颌6、7牙间颊黏膜上 B.下颌6、7牙间颊黏膜上 C.上颌4、5牙间颊黏膜上 D.下颌4、5牙间颊黏膜上 E.磨牙后区黏膜上
A.病变始发于面中部 B.鼻部病变处见肉芽及坏死组织 C.有弛张型高热 D.常伴淋巴结肿大 E.有远处转移
A.睾丸炎 B.脑膜炎 C.甲状腺炎 D.脑脓肿 E.咽喉炎
A.不能用手术切除的肿瘤 B.术后复发的肿瘤 C.分化差的恶性肿瘤术后补充放疗 D.分化好的恶性肿瘤 E.肿瘤局限
A.经硬腭途径舌形切开 B.经鼻侧切开 C.经软腭正中裂开 D.经舌骨上切开 E.颈侧切开
A.植物性:如花生、瓜子、豆类等 B.矿物性:如铁针、铁钉、小钢球等 C.化学制品:如塑料笔帽、橡皮、义齿等 D.动物性:如鱼刺、骨片等 E.以上都不是
A.无名动脉 B.锁骨下动脉 C.气管分叉 D.主动脉弓 E.以上都不是
A.Ⅰ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呼气期呼吸困难 B.Ⅱ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 C.Ⅲ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喘鸣声较响,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处软组织凹陷显著出现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等现象 D.Ⅳ度:患者有更为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各症状,出现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等明显缺氧征象。最后昏迷,大小便失禁,窒息以及呼吸心跳停止 E.以上都不是
A.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B.食管周围炎、气管食管瘘 C.纵隔炎 D.溃破大出血 E.以上均有可能
A.不产生致命性并发症 B.食管各段嵌顿异物发生率相仿 C.食管镜检查时不可能发生呼吸困难 D.明确食管穿孔部位可行吞钡X线检查 E.异物位于主动脉弓水平时应急请胸科会诊
A.胸段食管 B.食管入口处 C.贲门处 D.有憩室处 E.有息肉处
A.常规胸透 B.碘油造影 C.胸部拍片 D.钡剂造影 E.断层拍片
A.肿瘤局限于一侧声带或室带 B.声带未固定 C.未侵及前联合或杓状软骨声带突 D.肿瘤向声门下扩展不超过5mm。 E.以上都对
A.癌肿超出声带膜部或声带活动受限者 B.癌肿超出前联合或虽累及双侧声带,但范围过大者 C.喉软骨有明显破坏者 D.前联合癌 E.前联合癌累及双侧声带前端者
A.声门上癌,但未累及室带下缘或梨状窝者 B.肿瘤距前联合至少5mm,声带活动正常者 C.仅需切除一侧杓状软骨者,肿瘤未侵及杓间区 D.会厌前间隙可能被侵犯,但未穿透甲舌膜 E.会厌谷已被侵犯并侵及舌部
A.会厌癌向下发展已超越室带下缘或前联合者 B.或向后发展接近、累及杓状软骨者 C.或向喉外发展已侵及梨状窝者 D.年龄过大,心肺功能不全者 E.以上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