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年龄组死亡率 B.总死亡率 C.人口构成比 D.某病的年龄别死亡率 E.性别死亡率
A.有害无利 B.正常情况下有利,而在异常情况下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也无害 E.有利无害
A.IgM B.lgG C.IgA D.IgD E.lgE
A.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 D.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吞噬作用 E.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
A.甘露糖 B.脂多糖 C.急性期反应蛋白 D.酵母多糖 E.抗原抗体复合物
A.C3 B.C1 C.C4 D.C5 E.Ⅰ因子
A.NK细胞 B.活化的T细胞 C.活化B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B.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C.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D.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E.趋化细胞因子受体
A.血管内皮细胞 B.红细胞 C.T细胞 D.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E.病毒感染细胞
A.ABO血型抗体 B.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 C.抗Ig抗体 D.Rh血型抗体 E.抗核抗体
A.CD19 B.CD3 C.CD28 D.CD8 E.CD40L
A.每一种细胞整合素分子的表达可作为其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的标记 B.促进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 C.每一种配体也可能被几种不同的整合素分子所识别 D.β和α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布于白细胞膜表面 E.一种整合素分子可识别多种不同配体分子
A.感染后0~4小时内 B.感染后4~24小时内 C.感染48小时后 D.感染96小时后 E.感染120小时后
A.γδT细胞 B.αβT细胞 C.NK细胞 D.B-1B细胞 E.巨噬细胞
A.CD3 B.CD40 C.ICAM-1 D.CD28 E.CD8
A.可产生IFN-γ,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B.分泌IL-4诱导THO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C.表达FasL介导靶细胞的凋亡 D.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 E.具有ADCC活性
A.Th0 B.Th1 C.Th2 D.Th3 E.Tc
A.CD5 B.CD28 C.CD21 D.CD40 E.CD19
A.Fc受体 B.C3b受体 C.MHC-Ⅰ类分子 D.MHC-Ⅱ类分子 E.mlg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共同抗原
A.自身抗原 B.共同抗原 C.独特性抗原 D.异种抗原 E.同种异型抗原
A.巨噬细胞 B.DC C.上皮细胞 D.朗格汉斯细胞 E.B细胞
A.DC B.巨噬细胞 C.上皮细胞 D.朗格汉斯细胞 E.B细胞
A.骨髓 B.血液 C.胸腺 D.淋巴结 E.表皮与黏膜表面
A.靶细胞 B.B细胞 C.Th1细胞 D.Th2细胞 E.CTL
A.存在于胸腺中的T细胞 B.接触抗原后可迅速增殖分化的T细胞 C.被抗原活化的Th0细胞 D.未接触抗原的静止状态的T细胞 E.表达高亲和力11-2受体的T细胞
A.IL-2 B.11-4 C.IL-10 D.IFN-α E.TNF-β
A.BCR识别游离抗原 B.11-2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C.B细胞表面的B7与Th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 D.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E.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
A.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 B.不能诱导记忆性B细胞产生 C.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 D.具有高度重复的结构 E.易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无应答
A.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 B.免疫应答受遗传基因的制约 C.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内部进行 D.抗原有免疫调节作用 E.免疫调节的失调可导致病理损伤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雌激素 D.生长激素 E.甲状腺素
A.免疫抑制 B.免疫忽视 C.克隆无能 D.克隆清除 E.免疫隔离
A.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B.重症肌无力 C.肿瘤 D.类风湿关节炎 E.交感性眼炎
A.进行脱敏治疗 B.服用抗过敏药 C.食用烹调好的这种食物 D.避免吃这种食物 E.服用免疫抑制药
A.机体对自身成分产生耐受 B.自身免疫应答导致的疾病状态 C.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的免疫应答 D.机体对突变细胞产生的耐受 E.机体对外来成分的过强应答
A.CD8+T细胞 B.CD4+T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A.减毒活疫苗 B.类毒素 C.单抗制剂 D.基因工程疫苗 E.内毒素
A.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研究对象的全体 C.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 D.随意收集的一些观察对象 E.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A.样本的总和 B.样本的统计指标 C.总体的统计指标 D.参与个体数 E.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
A.对称分布的资料 B.偏态分布的资料 C.等比级数资料 D.一端不确定的资料 E.正态分布资料
A.正态分布资料和离散分布的资料 B.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 C.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D.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 E.二项分布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
A.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左移 B.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右移 C.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向右移 D.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将没有变化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 B.标准正态分布是μ=0并且σ=1的正态分布 C.任何一种资料只要通过变换均能变成标准正态分布 D.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为1 E.因为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μ≥-1.96与μ≤1.96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相等
A.曲线形状与两者均无关,绘图者可以随意画 B.曲线形状只与μ有关,μ值越大,曲线越扁平 C.曲线形状只与σ有关,σ值越大,曲线越扁平 D.μ和σ越接近于0时,曲线越扁平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正态分布法 B.标准化法 C.对数正态分布法 D.百分位数法 E.结合原始数据分布类型选择相应的方法
A.V B.σ C. D.μ E.以上均不是
A.样本中各实测值分布的离散情况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 C.样本的抽样误差 D.样本中实测值与总体均数之差 E.以上都不是
A.F B.u C.t D.t′ E.T
A.抽样误差 B.随机误差 C.测量误差 D.个体差异 E.系统误差
A.标准化率是通过选择同一参照标准而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年龄构成不同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可比性 B.样本的标准化率是样本指标值,亦存在抽样误差,若要比较其代表的总体标准化率是否相同,同样需做假设检验 C.标准化率代表真实的死亡(或患病、发病)率水平 D.一般在已知被标化组各年龄组死亡率时,宜采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 E.当所比较的两组内部各分组率的变化呈现交叉或非平行变化趋势时,不宜采用标准化法
A.构成比 B.比值比 C.平均比 D.相对比 E.频率
A.要求实际数不宜太小 B.任一格的理论数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 C.任一格的实际数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 D.要求理论数不宜太小。理论数太小界定为: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或有1个格子的理论数小于1 E.计算χ2值时,必须用相对数,而不能用绝对数
A.增大样本容量,以达到增大理论频数的目的 B.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 C.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邻行或邻列中的实际频数合并 D.性质不同的行或列中的实际频数合并 E.使用连续性校正公式
A.符号相同,按顺序编秩 B.符号不同,按数值大小编秩 C.符号不同,按顺序编秩 D.取平均秩次 E.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
A.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小于相应概率 B.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大于相应概率 C.T落在界值范围外,则P大于相应概率 D.T落在界值范围上,则P大于相应概率 E.以上都不对
A.无直线相关关系 B.正的直线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负的直线相关关系 E.无法确定
A.它适用于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 B.总体分布型未知的资料宜计算r C.|rs|≤1 D.查rs界值表时,计算的统计量|rs|越小,所对应的P越小 E.它也适用于等级资料
A.直方图 B.百分条图 C.散点图 D.线图 E.条图
A.统计地图 B.圆图 C.直方图 D.条图 E.线图
A.线图 B.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或百分比条图 E.统计地图
A.抽样误差的作用 B.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C.随机误差的影响 D.处理因素的作用 E.系统误差的影响
A.变异系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A.该地全体人口、个人 B.该地常住人口、个人 C.该地全体人口、家庭 D.该地常住人口、家庭 E.以上均不对
A.减少群数而相应增加群内观察单位数 B.减少群数同时减少群内观察单位数 C.增加群数而相应减少群内观察单位数 D.群内差异大,群间差异小 E.群内差异小,群间差异大
A.1000 B.10000 C.100000 D.1000000 E.不确定
A.有设置医疗机构的批准书 B.有本地医疗服务基本情况的调查表 C.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E.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A.变更注册 B.注销注册 C.重新注册 D.不予注册 E.暂缓注册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A.医术高尚,事迹突出的 B.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C.遇有自然灾害等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D.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差错的. E.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努力工作的
A.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B.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或者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C.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D.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E.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A.流行性出血热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猩红热
A.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B.高等学校医学本科学历 C.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 D.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者 E.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
A.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B.市政府办公厅 C.市卫生监督局 D.市卫生局 E.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