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管理 B.二级管理 C.三级管理 D.四级管理 E.五级管理
A.糖元 B.蔗糖 C.麦芽糖 D.葡萄糖 E.果糖
A.叶酸、维生素B6、铁 B.维生素A、碘、钙 C.维生素C、锌、碘 D.锌、叶酸、维生素A E.铁、叶酸、维生素B
A.5克/天,15克/天,20克/天 B.10克/天,15克/天,25克/天 C.15克/天,20克/天,25克/天 D.20克/天,25克/天,30克/天 E.20克/天,30克/天,15克/天
A.满月 B.2~3 C.4~6 D.12 E.13
A.10%~12% B.12%~14% C.14%~15% D.15%~16% E.17%~18%
A.Gomez分类法 B.百分位数评价 C.离差法 D.方差法 E.卡方法
A.天然食物组成成分 B.维持健康所必需 C.每日需要较多 D.维持人体生长 E.调节机体代谢
A.硫胺素 B.维生素A C.尼克酸 D.核黄素 E.以上都不对
A.消化率 B.实际消化率 C.表观消化率 D.真消化率 E.保守消化率
A.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症 B.在儿童发生癞皮病 C.在婴幼儿发生佝偻病 D.在老年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症 E.在婴儿发生脚气病
A.坐高、身高、头围 B.体重、身高、头围 C.胸围、头围、体重 D.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E.身高、体重、胸围
A.奶类 B.畜禽肉类 C.海产品 D.粮豆类 E.水果类
A.奶类 B.蔬菜 C.酒类 D.腌制肉制品 E.水果
A.沙门菌 B.非致病菌 C.低致病菌 D.混合杂菌 E.埃希菌属
A.杂菌 B.酵母菌 C.肠道致病菌 D.霉菌 E.细菌
A.适当选择农药品种 B.减少农药产量 C.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D.限制农药销量 E.禁止农药
A.大米 B.熏鱼 C.蔬菜 D.腌肉 E.面粉
A.5% B.10% C.15% D.20% E.30%
A.冷冻法 B.巴氏消毒法 C.冷藏法 D.高温消毒法 E.冷凝法
A.过滤法 B.压榨法 C.离心法 D.精炼法 E.粗提法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食物圈 D.大气圈、水圈、有机圈和无机圈 E.大气圈、水圈、生产圈和消费圈
A.环境内暴露测量 B.环境外暴露测量 C.健康效应测量 D.生物标志物测量 E.生物有效剂量测量
A.吸收转运转化排泄 B.消化吸收代谢排泄 C.吸收转运结合转化 D.吸收氧化还原排泄 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
A.320~400nm B.200~275nm C.小于400 D.275~400nm E.200~400nm
A.笑气和氯氟烃 B.CCl4和甲烷 C.氯氟烃和甲烷 D.SO2和SO3 E.氯氟烃和哈龙类
A.混浊度 B.硬度 C.总固体 D.大肠杆菌 E.溶解氧
A.受到污染后,自净已结束 B.过去受到污染已经逐渐自净,最近又受到污染 C.过去受到污染,自净正在进行 D.新近受到污染,自净正在开始 E.没有受到污染
A.15° B.30° C.45° D.90° E.60°
A.减少 B.不变 C.呈指数减少 D.增加 E.呈指数增加
根据某矽肺患者X线胸片中各肺区小阴影密集度的情况(见表),其尘肺病应为()。
A.Ⅰ+期 B.Ⅱ期 C.Ⅱ+期 D.Ⅲ期 E.Ⅲ+期
A.及时到发证机关报失,并申请补领新证 B.及时到卫生防疫部门报失,并申请补领新证 C.及时到主管部门报失,并向卫生部门申请补领新证 D.及时到卫生行政机关报失,并申请补领新证 E.及时到卫生部报失,并申请补领新证
A.20m B.30m C.50m D.100m E.150m
A.浓缩法 B.称量法 C.集气法 D.化学法 E.色谱法
A.8h B.4h C.2h D.3h E.6h
A.不同工种 B.有害因素种类 C.生产设备 D.工序长短 E.不同车间
A.防止化学性食物中毒 B.防止有害物质向食品迁移,而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 C.保证食品卫生、保护和美化食品、促进食欲 D.防止食品污染,美化食品,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E.做好间接食品添加剂管理,保证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的发展
A.对新、改、扩建企业厂址选择审查 B.对新、改、扩建企业的车间布局进行卫生审查 C.对新、改、扩建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卫生设施进行卫生审查 D.对新、改、扩建企业进行竣工验收 E.以上都是
A.对企业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 B.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C.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D.化妆品投放市场前 E.以上都是
A.有效期4年,两年复核1次 B.有效期4年,每年复核1次 C.有效期4年,不需要复核 D.有效期5年,每年复核1次 E.以上都不对
A.6个月 B.3个月 C.1个月 D.1年 E.2个月
A.采煤 B.开凿隧道 C.水泥生产 D.矿山生产 E.石英开采
A.物理自净 B.化学自净 C.物理化学自净 D.生物自净 E.生物迁移自净
A.采样后必须立即测定 B.采样后,可放置24h后再测定 C.加入适当保存剂H2SO4,使pH<2可保存24h D.加入适当保存剂NaOH,使pH>8,可保存24h E.加入适当保存剂H2SO4,使pH<5,可保存24h
A.中毒性白内障 B.肝肿大,肝硬化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过敏性皮炎 E.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
A.铅 B.汞 C.铬 D.锰 E.硒
A.立案报告 B.登记备案 C.豁免 D.注册登记 E.许可登记
A.之和 B.之差 C.之商 D.之积 E.之差的2倍
A.流动水洗手 B.衣柜 C.鞋架 D.空气净化消毒设施 E.以上都是
A.氧上限与疲劳感 B.氧债与心率 C.肺通气量与心率 D.能量代谢率与劳动时间率 E.心率、体温与能消耗量
A.30W/10m2 B.30W/15m2 C.30W/20m2 D.40W/20m2 E.40W/10m2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A.未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产品 B.卫生质量不稳定的产品 C.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产品 D.企业新投资市场的产品 E.销售量较小的产品
A.检验室 B.灌装间 C.成品库 D.原料库 E.包装材料库
A.青石棉>铁石棉>温石棉 B.铁石棉>温石棉>青石棉 C.温石棉>青石棉>铁石棉 D.青石棉>温石棉>铁石棉 E.铁石棉>青石棉>温石棉
A.40mm B.50mm C.30mm D.70mm E.60mm
A.>20m2 B.>10m2 C.>15m2 D.>25m2 E.>30m2
A.甲醇 B.硫化氢 C.铅 D.甲苯 E.甲醛
A.各级卫生防疫站 B.卫生部 C.环境卫生科 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E.以上都不是
A.治疗疾病 B.普通人群食用 C.病人 D.特定人群食用 E.替代药
A.2~5mm的类圆或不规则形 B.条索状或网状,大小5~10mm C.楔形,尖端指向肺门,大小2~5mm D.斑片状浸润,大小5~10mm E.不规则片状,沿肺纹理分布,大小5~10mm
A.铸造厂 B.耐火材料厂 C.石英粉厂 D.水泥厂 E.玻璃厂
A.矽肺 B.水泥肺 C.铸工尘肺 D.煤肺 E.铝尘肺
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B.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采样均不应超过的最高限值 C.瞬间可超过的浓度值 D.浓度的年平均值 E.浓度的日平均值
A.对某食品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验 B.对在食品卫生监督中采集的样品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C.运用科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连续并系统地收集和整理有关食品卫生数据资料,分析和评价辖区的食品卫生质量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卫生状况 D.对科研、调查等目的而进行的采样检验 E.以上含义都不正确
A.碱性食品 B.矿泉水 C.甜食品 D.酸性食品 E.纯净水
A.1 B.2 C.3 D.4 E.5
A.复合原料(塑料薄膜、铝箱、纸) B.粘合剂马来酸改性聚丙烯 C.粘合剂2,4(2,6)-甲苯二异氰酸酯 D.油墨 E.油墨和粘合剂中的溶剂的迁移
A.氢氟酸 B.氰化钾 C.氰化钠 D.氢氰酸 E.皂苷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各级工商管理部门 C.各级技术监督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 E.各级公安部门
A.g/kg B.mg/kg C.μg/kg D.mol/L E.μg/kg
A.县以上职业病防治机构 B.地、市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C.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地、市以上职防机构或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E.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A.10~11岁 B.10~19岁 C.17~19岁 D.15~24岁 E.17~24岁
A.生产环境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和超声检查 B.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C.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D.职业史、既往病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E.职业史、症状和体征、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情况
A.改革工艺过程 B.革新生产设备 C.湿式作业 D.密闭尘源 E.抽风、除尘
A.卫生部发放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C.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D.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E.县级以上医院
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 B.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早 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得晚 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 E.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
A.县以上卫生行政机构 B.县以上卫生防疫站 C.地(市)级卫生防疫站 D.省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 E.食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