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温肥皂水灌肠 B.每2h观察一次宫缩 C.每4h听一次胎心 D.注意观察羊水的性状 E.产妇可适当活动
A.发热的高低 B.咳嗽的轻重 C.痰液的多少 D.肺部是否有固定的中小水泡音 E.血白细胞的高低
A.阴道转移 B.肺转移 C.脑转移 D.胸腔转移 E.盆腔转移
A.避免氧气中毒 B.减轻呼吸道刺激 C.利于对氧气消毒 D.促使CO2的排出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A.休克 B.呼吸衰竭 C.心力衰竭 D.脑栓塞 E.窒息
A.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B.胆总管结石症 C.胆囊穿孔腹膜炎 D.急性重症胆管炎 E.胆道蛔虫伴感染
A.内脏损伤 B.感染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休克 E.愈合障碍
A.肾结石,肾绞痛 B.阑尾炎 C.胆囊炎 D.肠扭转 E.肾肿瘤
A.帽状腱膜下 B.脑硬膜外 C.硬脑膜下 D.脑实质内 E.蛛网膜下腔
A.生物学死亡期 B.躯体死亡期 C.临床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濒死期
A.溶血性贫血 B.老年黄疣 C.服用过量维生素B D.直接胆红素过多 E.间接胆红素过多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胸主动脉 E.下腔静脉
A.肱动脉 B.桡动脉 C.股动脉 D.颈内动脉 E.足背动脉
A.患者家属 B.护士 C.医生 D.患者本人 E.保健人员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动脉注射
A.37%~40%甲醛 B.环氧乙烷 C.过氧乙酸 D.戊二醛 E.乙醇
A.乙醇 B.碘酊 C.碘伏 D.安尔碘 E.过氧化氢
A.先脱近侧,后脱远侧 B.先脱远侧,后脱近侧 C.先脱患肢,再脱健肢 D.先穿健肢,再穿患肢 E.先穿近侧,再穿远侧
A.22~24℃B.26~28℃C.23~26℃D.20~22℃E.18~20℃
A.做什么 B.何时做 C.谁去做 D.怎样做 E.何地做
A.25% B.29% C.33% D.37% E.39%
A.遇有患者病情危急时,护士应立即通知医师 B.医师不能马上赶到时,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C.护士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D.护士有权独立抢救危重患者 E.必须依照诊疗技术规范救治患者
A.55~60dBB.50~55dBC.45~50dBD.40~45dBE.35~40dB
A.碘酊属于低效消毒剂,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 B.碘酊对黏膜刺激性强,碘伏对黏膜无刺激 C.碘酊和碘伏都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 D.碘酊对金属有腐蚀性,而碘伏没有 E.皮肤对碘过敏者禁用碘酊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60%~70%
A.使用床刷和干燥的扫床巾 B.先放松牵引,再整理床单位 C.协助患者翻身侧卧,面向护士 D.放平床头及床尾支架,便于彻底清扫 E.取出枕头,扫净拍松后放回患者头下
A.征求患者意见 B.热情护送出院 C.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D.介绍出院后有关注意事项 E.停止注射,继续服用口服药
A.机体对热敏感度增加 B.局部感觉迟钝 C.皮肤抵抗力下降 D.血管对热反应过敏 E.加深患者昏迷程度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A.将其转抄至治疗单上 B.将其转抄至长期医嘱单上 C.即刻给患者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 D.在该项医嘱前划蓝钢笔“√”标记 E.转抄至交班报告上,以便下班护士查阅
A.15~16℃40%~50% B.16~18℃40%~50% C.18~20℃40%~50% D.20~22℃50%~60% E.22~24℃50%~60%
A.避免炎症扩散 B.抗生素作用快 C.局部用药刺激太大 D.为患者省钱 E.阴道上药太麻烦
A.暂时不用的义齿,可浸于清水中,每周更换1次清水 B.口腔护理结束后,取下活动义齿,用温水冲洗干净 C.暂时不用的义齿,可浸于热水或乙醇中 D.活动义齿应先取下,用冷水冲洗干净 E.先取下活动义齿,用热水冲洗干净
A.眉心至胸骨柄的长度 B.发际至胸骨柄的长度 C.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D.眉心至剑突的长度 E.鼻尖至剑突的长度
A.成人吸痰调节负压为30~40kPa B.将患者头转向护士,固定好活动的义齿 C.先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净口咽部分泌物 D.吸痰时左右旋转吸痰管,向上抽吸 E.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5秒
A.30~32℃ B.33~35℃ C.36~38℃ D.39~41℃ E.42~45℃
A.确定引流体位很重要 B.引流应在进餐前30分钟完成 C.每天可引流1~3次 D.每次引流时间可持续15分钟 E.引流后辅以雾化吸入可增加引流效果
A.砂锅 B.瓦罐 C.搪瓷罐 D.铁锅 E.不锈钢锅
A.呼吸道黏膜干燥,咽喉痛、口渴 B.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C.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憋气、闷热、难受
A.开诊前,收集初诊病案 B.根据医嘱测量生命体征 C.呼吸困难者送急诊室处理 D.开诊后按病情轻重安排就诊 E.年老体弱者安排提前就诊
A.肺动脉高压 B.慢性贫血 C.高血压 D.冠心病、心肌梗死 E.失血性休克
A.1/4张 B.1/3张 C.1/2张 D.2/3张 E.等张
A.异丙嗪 B.氯丙嗪 C.地西泮 D.鲁米那(苯巴比妥) E.水合氯醛
A.虫媒传播 B.血液传播 C.飞沫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接触传播
A.带菌者 B.患者 C.家禽 D.家畜 E.水源
A.第11~12天 B.第13~14天 C.第15~16天 D.第17~18天 E.第20~21天
A.乳管堵塞 B.乳汁淤积 C.乳头破损 D.乳腺手术 E.乳头内陷
A.精神紧张 B.营养不良 C.子宫肌瘤 D.过度劳累 E.气候骤变
A.是指中药的四种特殊气味 B.寒凉药具有散寒、助阳的作用 C.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D.是指中药的辛、咸、甘、苦四种味道 E.温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A.停用洋地黄 B.静脉注射钾盐 C.停用洋地黄、静脉注射钾盐、静注苯妥英钠 D.停用洋地黄、静脉注射钾盐 E.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A.大肠杆菌 B.溶血型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
A.宫颈细胞学检查 B.阴道镜检查 C.女性激素测定 D.宫腔镜检查 E.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A.分泌物细菌培养 B.双合诊检查 C.阴道Ph测定 D.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检查 E.胺臭味试验
A.随访观察 B.局部药物治疗 C.口服抗生素 D.物理治疗 E.宫颈锥切术
A.先天性门静脉狭窄 B.血吸虫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肝炎后肝硬化 E.肝包虫病
A.作态 B.错构 C.遗忘 D.痴呆 E.假性痴呆
A.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刺激其收缩以减少出血 B.胎盘未完全剥离之前,用手按揉宫底 C.胎盘未完全剥离之前,牵拉脐带 D.胎盘未完全剥离之前,下压宫底 E.胎盘未完全剥离之前,徒手剥离胎盘
A.保护肾脏 B.排出体内潴留的体液 C.排出多余的血钾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增加消化功能
A.防止血栓脱落 B.预防出血 C.促进静脉回流 D.缓解疼痛 E.防止再次血栓形成
A.500ml左右 B.800ml左右 C.1000ml左右 D.1200ml左右 E.1500ml左右
A.初产妇、经产妇有规律宫缩时 B.初产妇宫口开至3~4cm,经产妇宫口开大10cm且宫缩好 C.初产妇宫口开至3~4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 D.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10cm且宫缩好 E.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
A.周围神经病变 B.脑神经病变 C.自主神经病变 D.中枢神经病变 E.脊髓病变
A.体温40℃ B.意识丧失 C.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 D.局部或全身肌群强直或阵挛性抽动 E.四肢软瘫无力
A.1小时 B.2~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E.8~10小时
A.教学工作 B.医疗工作 C.科学研究 D.制定卫生政策 E.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A.思维迟缓 B.思维松弛 C.思维贫乏 D.思维中断 E.象征性思维
A.品格因素 B.资历因素 C.才能因素 D.感情因素 E.知识因素
A.5年制大学本科 B.3年制大学专科 C.3年制中专 D.2年制中专 E.2年制研究生
A.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 B.医务人员的行为疏忽和粗枝大叶 C.医务人员强迫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 D.医务人员对患者呼叫或提问置之不理 E.医务人员为治疗疾病适当地限制或约束患者的自由
A.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 B.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 C.使患者受益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小 D.使患者受益,但却给别人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E.在人体实验中,可能使受试者暂不得益,但却使社会、后代受益很大
A.严格监控消毒灭菌效果 B.介入性诊疗手段增加 C.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D.医务人员不重视 E.易感人群增加
A.马上报告医生 B.让患者尽量说 C.告诉患者不要紧张 D.用书写和患者交流 E.告诉患者要多做检查
A.喂食 B.鼻饲 C.集体进食 D.单独进食 E.饭菜混合一起
A.集权分权结合原则 B.任务和目标一致的原则 C.精干高效原则 D.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E.执行与监督分设原则
A.高工作与低关系 B.高工作与高关系 C.低工作与高关系 D.低工作与低关系 E.亲密型关系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责任制护理 D.小组护理 E.临床路径
A.制定预期目标 B.确定护理工作 C.确定患者需求 D.确认影响治疗的因素 E.确认患者的优势和潜能
A.真实B.规范C.通俗D.艺术E.目标明确
A.遵守原则 B.宽容原则 C.从俗原则 D.统一原则 E.适度原则
A.护士执业证书 B.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证书 C.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 D.护士合格证书 E.护理员合格证书
A.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B.有效期届满前30天 C.有效期届满日 D.有效期届满后30天 E.有效期届满后半年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治理 B.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对疫点疫区进行调查和分析 C.确定专人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E.负责所辖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A.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功能障碍 B.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 C.在诊疗护理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功能障碍 D.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 E.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存在失误导致患者不满意
A.疝块有无再次出现 B.恶心、呕吐 C.腹痛、腹膜刺激征 D.感染中毒症状 E.疝块部位红、肿、痛
A.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B.会阴擦洗2/d C.用95%乙醇湿敷外阴 D.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 E.局部红外线照射
A.办理入院手续 B.入院宣教 C.用平车送入产科 D.通知住院医师 E.通知家属备好相关物品
A.根据每项操作的目的、要求制定 B.技术操作必须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 C.必须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D.必须保证操作快速、便利 E.必须有利于保证病人安全
A.制定预期目标 B.制定护理工作 C.制定患者需求 D.确定影响治疗的因素 E.确认患者的优势和潜能
A.先测心率,再在右侧测脉率 B.先测心率,再在左侧测脉率 C.一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共测1分钟 D.一人听心率,一人在右侧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E.一人听心率,一人在左侧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A.频率异常 B.波形异常 C.节律异常 D.强弱异常 E.动脉壁弹性异常
A.洪脉 B.速脉 C.绌脉 D.缓脉 E.丝脉
A.血常规 B.胸部CT C.胸部X线片 D.EKG E.血气分析
A.心绞痛 B.自发性气胸 C.肺炎 D.肋骨骨折 E.肋间神经痛
A.避免哭闹 B.拍背、吸痰 C.雾化吸入 D.增减衣服 E.空气新鲜,环境安静
A.抗生素 B.利尿剂 C.氧气吸入 D.吲哚美辛(消炎痛) E.血管扩张剂
A.调节室温26℃ B.患者侧卧 C.头发充分湿透,用指尖揉搓头发 D.洗净后,用湿毛巾擦干面部 E.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A.避免和患者沟通,防止污水溅入眼内 B.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面色异常,应稍待片刻,再洗发 C.洗净头发后,不宜用电吹风吹干 D.水温调节在50℃以上,防止着凉 E.洗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A.60° B.50° C.40° D.30° E.20°
A.测量尿比重 B.预防泌尿系感染 C.记录每小时尿量 D.持续保持膀胱空虚状态 E.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A.1000ml以上 B.1500ml以上 C.2000ml以上 D.2500ml以上 E.3000ml以上
A.每日更换 B.每3天更换 C.每周更换 D.每2周更换 E.每3周更换
A.4~6cm B.8~12cm C.12~16cm D.16~20cm E.20~22cm
A.环境质量 B.观察病情 C.患者管理 D.心理护理 E.出院满意度
A.差错事故 B.护理纠纷 C.护理事故 D.不良事件 E.护理缺陷
A.监督指导 B.循环管理 C.持续改进 D.目标管理 E.检查落实
A.统计数据 B.质量标准 C.个人观察 D.问卷调查 E.书面报告
A.护理文件书写 B.住院满意度 C.药品质量 D.规章制度 E.护士职称
A.焦虑/恐惧 B.电解质紊乱 C.知识缺乏 D.疼痛 E.自我形象紊乱
A.定期查尿常规 B.戒烟 C.膀胱镜检查 D.膀胱灌注化疗 E.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A.饮酒 B.喜食动物内脏 C.喜饮矿泉水 D.吸烟 E.高龄男性
A.膀胱炎 B.膀胱结核 C.肾盂肾炎 D.膀胱肿瘤 E.膀胱结石
A.甲醛 B.稀盐酸 C.浓盐酸 D.己烯雌酚 E.乙醛
A.晨7时开始留尿,至晚7时弃去最后一次尿 B.晨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开始留尿,至晚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 C.晚7时开始留尿,至晨7时弃去最后一次尿 D.晚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开始留尿,至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 E.任意取连续的12小时均可
A.协助患者饮水 B.协助患者进食 C.让患者自由活动 D.协助患者休息,预防摔伤 E.报告医生
A.采集量一般为10ml B.用干燥试管 C.从输液针头处取血 D.采集后直接注入采血管 E.采血前需禁食
A.无脱水 B.轻度脱水 C.中度脱水 D.重度脱水 E.极重度脱水
A.痢疾杆菌 B.轮状病毒 C.产毒性大肠杆菌 D.侵袭性大肠杆菌 E.白色念珠菌
A.口服补液 B.血浆100ml静脉滴注 C.2:1等张含钠液20ml/kg快速滴注 D.1/3张含钠液60ml/kg快速滴注 E.2/3张含钠液120ml/kg用12小时滴注
A.低钙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血糖
A.清水 B.冷蒸馏水 C.10%~20%乙醇 D.20%~30%乙醇 E.1%~4%呋喃西林
A.去枕仰卧位 B.头低足高位 C.俯卧位 D.半坐卧位,床尾抬高 E.端坐位,双腿下垂
A.急性肺水肿 B.心肌梗死 C.过敏反应 D.空气栓塞 E.发热反应
A.胸部X线片 B.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试验 E.心导管检查
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B.心律失常 C.栓塞 D.充血性心力衰竭 E.肺部感染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C.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D.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A.头晕 B.体温38.5℃ C.烦躁 D.全身酸麻 E.肌肉胀痛
A.患者的年龄和婚姻状况 B.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 C.此次发病的诱因和症状 D.患者的生活状况和自理程度 E.个性倾向和处事态度
A.防止脑水肿 B.降低头部温度,保护脑细胞 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 D.松弛肌肉,降低体温 E.镇痛
A.室温不可低于20℃ B.可进行全身乙醇擦浴 C.向心性擦浴 D.擦浴后30min为患者测量体温 E.温水浴水温36~37℃
A.增加空气湿度 B.头部置热水袋 C.足下放冰袋 D.乙醇擦浴 E.温水擦浴
A.空气栓塞 B.导管堵塞 C.导管脱出 D.导管败血症 E.急性胰腺炎复发
A.进行物理降温 B.用生理盐水冲管 C.拔除导管并将管端送细菌培养 D.使用抗生素 E.继续观察病情、待其自愈
A.术后2~3d B.腹胀消失 C.肛门排气 D.切口疼痛消失 E.引流液减少
A.平卧位 B.侧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高足低位 E.去枕平卧位
A.碱性反流性胃炎 B.吻合口瘘 C.吻合口梗阻 D.倾倒综合征 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