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特级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四级护理
A.头痛 B.发绀 C.恶心 D.心慌 E.乏力
A.护理目标的评价 B.护理措施的评价 C.护理过程的评价 D.护理效果的评价 E.护理内容的评价
A.床档没有安置牢固 B.卫生间地面有水 C.与患者交谈中用词不当 D.浴室中存放物有碍使用 E.病房有蚊子没有采取灭蚊措施
A.整理病历,交病案室管理 B.撤下病床上床单、被套、枕套,送洗衣房洗涤 C.床垫、褥、被及枕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暴晒6小时 D.用消毒液擦拭病床、桌、椅 E.病室开窗通风
A.仰卧位 B.中凹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屈膝仰卧位 E.高枕仰卧位
A.每2小时松解一次 B.每4小时松解一次 C.每8小时松解一次 D.每12小时松解一次 E.每23小时松解一次
A.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生 B.患者在住院期间遭受的感染 C.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 D.探视陪住者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对象 E.入院前处于潜伏期而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A.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有效期为14天 B.操作环境要清洁,操作前1小时禁止清扫工作 C.取出的用物没有用完应及时放回原无菌容器中 D.操作者不得跨越无菌区,手臂始终保持在操作台面以上 E.操作者要修剪指甲,为方便操作,应将手表尽量塞进衣袖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 B.先清洗后灭菌 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 D.先浸泡后清洗 E.先灭菌再清洗
A.患者周身水肿 B.局部皮肤持续受压 C.患者超重活动不便 D.搬动不当患者没有被抬起 E.皮肤经常受到汗、尿、粪的浸渍
A.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B.定时间、定专人、定体位、定血压计 C.定专人、定左上肢、定体位、定血压计 D.定餐后、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E.定餐前、定部位、定坐位、定血压计
A.机体对热敏感度增加 B.血管对热反应过敏 C.可加深患者昏迷程度 D.皮肤抵抗力下降 E.局部感觉迟钝
A.200~250ml B.250~400ml C.400~500ml D.500~1000ml E.1000~1500ml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A.是否在有效期内 B.针头衔接是否紧密 C.针头有无弯曲、带钩 D.名称和外包装是否完好 E.针头型号是否符合治疗要求
A.正压作用原理 B.负压作用原理 C.空吸作用原理 D.静压作用原理 E.虹吸作用原理
A.避免患者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B.经常改变患者体位 C.鼓励患者做深呼吸 D.给予一定的氧气湿化 E.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A.病危 B.转科 C.一级护理 D.流质饮食 E.氧气吸入
A.qd B.qn C.qh D.bid E.tid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情绪激动 C.急性酒精中毒 D.剧烈运动后 E.缩窄性心包炎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瓣狭窄
A.醛固酮 B.内皮素 C.胰岛素 D.肾素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球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降部和升部
A.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 B.机械性单纯性肠梗阻 C.麻痹性肠梗阻 D.血运性肠梗阻 E.痉挛性肠梗阻
A.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 C.大肠埃希菌 D.埃可病毒 E.轮状病毒
A.呼吸困难、发绀 B.气管移位 C.胸部X线检查见有液平面 D.胸穿抽出血液和气体 E.胸部超声探查见有液平面
A.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B.给患者吸氧 C.嘱患者缓慢呼吸 D.将脱出的引流管重新置入 E.用手指捏闭引流口周围皮肤
A.居室拥挤 B.免疫特点 C.护理不当 D.疾病影响 E.冷热失调
A.大肠杆菌 B.幽门螺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分枝杆菌 E.抗酸杆菌
A.家禽 B.家猪 C.蚊虫 D.跳蚤 E.水源
A.局部明显压痛 B.局部明显红肿 C.局部有热感 D.局部有波动感 E.功能障碍
A.盆腔检查 B.妊娠试验 C.B型超声 D.大便隐血试验 E.阴道后穹隆穿刺
A.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高血压 B.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易感染 C.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易栓塞 D.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E.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低血脂症、恶液质
A.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 B.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C.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D.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E.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原发性妄想 D.象征性思维 E.特殊意义妄想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硬膜外血肿 E.硬膜下血肿
A.剧烈运动时 B.安静睡眠时 C.用力排便时 D.情绪激动时 E.静坐工作时
A.抑制卵巢排卵 B.改变宫颈黏液性状 C.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D.杀精毒胚,干扰受精卵着床 E.阻止精子进入宫腔及输卵管
A.肺泡数量增加 B.脉压减低 C.胃液分泌减少 D.大脑重量增加 E.骨密度增加
A.90% B.92% C.96% D.98% E.100%
A.60cm B.70cm C.80cm D.90cm E.100cm
A.100% B.99%以上 C.98%以上 D.95%以上 E.90%以上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随时
A.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B.发生故意伤害 C.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D.造成本可避免的患者自杀 E.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
A.《护士条例》 B.护士执业证书 C.护理或助产专业毕业证书 D.《护士管理办法》 E.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A.治疗 B.公开病情 C.手术 D.实验 E.遵守医院制度
A.不伤害原则 B.行善原则 C.自主原则 D.照顾原则 E.公正原则
A.同情患者 B.关心患者 C.不表示厌恶 D.尊重患者人格 E.满足患者一切要求
A.意识障碍 B.计算力差 C.理解力不好 D.判断力不好 E.现实检验能力缺乏
A.高血压患者 B.剖宫术后产妇 C.股骨头坏死患者 D.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E.出血性休克患者
A.简约朴素 B.干净整齐 C.线条流畅 D.搭配协调 E.端庄大方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A.尿潴留 B.体温39.0℃ C.气体交换受损 D.生活自理能力缺乏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A.为缓解患者便秘,为其进行灌肠 B.遵医嘱给予对症抗炎输液治疗 C.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D.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自理活动 E.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A.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 B.体温38.7℃ C.氧分压6.8kPa D.咳黄色黏痰 E.咳嗽无力
A.使用绷带 B.使用腹部约束带 C.使用肩部约束带 D.使用双膝固定防止坠床 E.使用双侧床挡防止坠床
A.去枕仰卧位 B.中凹卧位 C.屈膝仰卧位 D.侧卧位 E.半坐卧位
A.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B.揭去表皮,贴新鲜鸡蛋内膜 C.剪去表层皮肤,用无菌纱布包扎 D.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洁疮面 E.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后消毒包扎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深度溃疡期 E.坏死期
A.先测心率,再在健侧测脉率 B.先测心率,再在患侧测脉率 C.一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 D.一人听心率,一人在健侧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E.一人听心率,一人在患侧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A.暂停测一次 B.改测直肠温度 C.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D.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 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A.二联律 B.三联律 C.间歇脉 D.缓脉 E.绌脉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波状热 E.不规则热
A.蝉鸣样呼吸 B.鼾声呼吸 C.浅快呼吸 D.深慢呼吸 E.间断呼吸
A.10%~20% B.21%~34% C.25%~35% D.40%~50% E.50%~70%
A.加压输液 B.局部热敷 C.增快输液速度 D.减低输液瓶位置 E.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A.随机留尿100ml B.留取中段尿 C.行导尿术留尿 D.收集24小时尿液 E.留晨首次尿液100ml
A.1~3天 B.4~5天 C.10~14天 D.21~28天 E.30~40天
A.减慢灌洗速度 B.立即停止灌洗 C.改等渗盐水为高渗盐水 D.快速将剩余液体注入后嘱患者平卧 E.尽量将灌洗液抽出
A.立即报告医生 B.停止注射,迅速抢救 C.重新开始脱敏注射 D.注射苯海拉明抗过敏 E.停止注射,待反应消退,减少剂量增加次数注射
A.盐水或肝素钠冲管 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减慢输液速度 D.输液静脉上方热敷 E.检查管道,抬高输液瓶位置
A.查白细胞数量 B.查红细胞数量 C.查心肌酶活性 D.测转氨酶值 E.查找致病菌
A.便秘 B.语言沟通障碍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A.肌张力松弛 B.心跳呼吸停止 C.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D.桡动脉搏动未触及 E.机体新陈代谢障碍
A.临时医嘱 B.长期医嘱 C.临时备用医嘱 D.长期备用医嘱 E.即刻执行的医嘱
A.护士长 B.药疗护士 C.主班护士 D.小组护士 E.高年资护士
A.药物中毒 B.电解质紊乱 C.冠心病 D.贫血 E.窒息
A.MRI B.B型超声波检查 C.肝动脉造影 D.核素肝扫描 E.腹腔镜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支原体 E.厌氧菌
A.满24周 B.满28周 C.满32周 D.满36周 E.满40周
A.忧郁期 B.愤怒期 C.否认期 D.协议期 E.接受期
A.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外观浑浊 B.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外观浑浊 C.细胞数增高,糖下降,外观浑浊 D.细胞数下降,蛋白升高,外观脓性 E.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外观清亮
A.医源性损伤 B.机械性损伤 C.化学性损伤 D.物理性损伤 E.生物性损伤
A.等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B.管理层次的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D.职责与权限一致的原则计划 E.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责任制护理 D.小组护理 E.临床路径
A.遵守保密原则,不将患者真情告诉医生 B.因为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应该保密 C.拒绝为她保密的要求 D.为了患者的治疗,应该说服患者将真实情况告诉医生,但一定要为患者保密 E.了解病因、病史是医生的事,与护士无关,所以,应尊重患者的决定
A.期望值差异 B.角色压力过重 C.经济压力过重 D.角色责任模糊 E.角色权利争议
A.对供血者血液按规定进行严格抗原抗体检测 B.输血前查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C.输血前与患者家属签订输血协议 D.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E.输血后马上整理用物,输血袋与输血器按医疗垃圾处理
A.将其安排在急救室 B.将其安排在危重病房 C.将其安排在隔离病房 D.将其安排在普通病房 E.按其需求安排病房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膝胸卧位
A.每2小时翻身1次 B.定时用乙醇按摩 C.生理盐水冲洗受压部位 D.给予低盐、低糖、低蛋白饮食 E.红外线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A.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B.保护皮肤,避免感染 C.清洁创面,祛腐生新 D.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勤翻身 E.定时用乙醇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A.枕骨粗隆处 B.肋骨 C.肩胛 D.肘部 E.膝前部
A.每日测体温4次 B.体温超过39.2℃,给予乙醇拭浴 C.药物降温1小时后复测体温 D.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运动 E.如患者有寒战,应注意保暖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A.使患者头后仰 B.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C.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 D.将患者的头靠近胸骨 E.减慢插管动作
A.0~4℃ B.24~28℃ C.28~35℃ D.38~40℃ E.45~48℃
A.注入少量温开水,于胃部听气过水声 B.注入少量温开水,听肠鸣音 C.注入少量气体,听肠鸣音 D.注入少量气体,于胃部听气过水声 E.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见有气泡溢出
A.9~10L/min B.7~8L/min C.5~6L/min D.3~4L/min E.1~2L/min
A.立即停用 B.自行间断服用 C.改服其他钙剂 D.适当减量服用 E.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服用
A.报告护士长 B.给予止吐药 C.做心电图检查 D.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E.停止服药并报告医生
A.应饭后服药 B.应空腹服药 C.应准时服药 D.用药前测脉率 E.服药后少饮水
A.吸氧 B.观察血压 C.停止输血 D.遵医嘱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送检剩余血,重做交叉配血试验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过敏性休克 D.肾功能衰竭 E.感染性休克
A.高钾血症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酸中毒 E.低血钙
A.输入了致敏物质 B.输入了库存血 C.输入了异型血液 D.枸橼酸浓度过高 E.加温破坏了红细胞
A.四肢麻木 B.血压下降 C.面部潮红 D.心前区压迫感 E.黄疸、血红蛋白尿
A.补充血容量 B.心肺复苏 C.心电监护 D.吸氧 E.输液
A.保持中凹卧位 B.增加氧气供应 C.半卧位 D.头部降温 E.防治脑水肿
A.药物中毒 B.电解质紊乱 C.冠心病 D.酸碱平衡紊乱 E.感染性休克
A.心输出量减少 B.体液过多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液不足 E.气体交换障碍
A.撞伤 B.剪应力伤 C.骑跨伤 D.牵拉伤 E.骨刺切割伤
A.阴茎尿道部 B.尿道球部 C.前列腺尿道 D.膜部尿道 E.膜上尿道
A.多饮水 B.理疗 C.定期尿道扩张 D.多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长期应用抗菌药
A.保证患者的入量和营养 B.督导患者进行放松调适 C.必要时要进行保护性约束 D.尽量避免给予患者过大压力 E.严密观察病情识别伪装痊愈
A.不合作 B.睡眠障碍 C.自杀的危险 D.舒适的改变 E.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甲胎蛋白 D.癌胚抗原 E.乳酸脱氢酶
A.多由腹腔内肿瘤转移 B.多为单发结节 C.多能找到原发病灶 D.AFP多阳性 E.多能手术切除
A.甲胎蛋白 B.谷草转氨酶 C.谷丙转氨酶 D.癌胚抗原 E.乳酸脱氢酶
A.先天性脑动脉瘤 B.高血压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机制障碍 E.身体健康
A.脑出血 B.脑血栓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18kg B.20kg C.24kg D.28kg E.30kg
A.121cm B.126cm C.131cm D.136cm E.141cm
A.0.5尺左右 B.0.8尺左右 C.1尺左右 D.1.5尺左右 E.1.8尺左右
A.定人保管 B.定时检查 C.定点放置 D.定人使用 E.定期消毒
A.选择权 B.决定权 C.知情权 D.隐私权 E.回避权
A.监督权 B.决定权 C.获得完整医疗权 D.个人尊严保护权 E.获得赔偿的权利
A.积极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 B.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 C.自觉维护医院秩序的义务 D.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E.保护其他患者健康的义务
A.临床护理义务 B.紧急救治患者的义务 C.正确执行医嘱的义务 D.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 E.参加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救护的义务
A.患者 B.张护士 C.李护士 D.护士长 E.患者女儿
A.角色压力 B.责任不明 C.角色模糊 D.信任危机 E.理解差异
A.指导型 B.被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