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病年龄 B.感染范围 C.局部皮温 D.白细胞计数 E.全身症状
A.评估 B.诊断 C.计划 D.实施 E.评价
A.患者的既往病例记录 B.患者入院记录 C.患者家属 D.患者本人 E.患者的主管医生
A.固定尿管,将引流袋先移至床的远侧 B.使患者靠近护士,协助其翻身侧卧 C.清扫床垫,勿遗漏患者的肩下和臀下 D.铺好一侧,使患者平卧,再翻身至床的近侧 E.包好床单四边,铺橡胶单和布中单
A.子宫肌瘤病人 B.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C.严重脑外伤病人 D.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 E.羊膜已破,宫口已开的产妇
A.产妇胎膜早破 B.十二指肠引流 C.肺分泌物引流 D.腹部手术后 E.骨盆骨折牵引时
A.压力蒸汽灭菌 B.煮沸消毒法 C.燃烧法 D.干烤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环氧乙烷应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及明火处 B.环氧乙烷可用于乙肝病人污染的光学仪器的消毒灭菌 C.储存温度应低于40℃ D.环氧乙烷可用于化纤织物的消毒灭菌 E.灭菌后的物品可直接使用
A.检查溶液的气味 B.检查溶液的颜色 C.检查溶液的黏稠度 D.检查溶液是否污染 E.冲洗瓶口
A.保持口腔清洁 B.预防口腔感染 C.清除口臭,增进食欲 D.清除口腔内一切细菌 E.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
A.平第2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B.平第3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C.平第4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D.平腋前线,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E.平腋后线,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A.一般傍晚高于清晨 B.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 C.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D.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下降上 E.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均可导致收缩压升高
A.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连线外上1/2处 B.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连线内上1/2处 C.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内上1/3处 E.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内下1/3处
A.PO口服 B.ID皮内注射 C.IM肌内注射 D.IV静脉注射 E.H静脉滴注
A.紫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橙色
A.加用葡萄糖酸钙 B.加用乳酸钙 C.加用柠檬酸钙 D.加用碳酸钙 E.加用硫酸钙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碘造影剂 D.头孢唑林钠 E.破伤风抗毒素
A.200~300ml B.300~400ml C.400~500ml D.500~1000ml E.1000~1200ml
A.<4.6kPa B.<5.6kPa C.<6.6kPa D.<7.6kPa E.<8.6kPa
A.临时医嘱 B.停止医嘱 C.临时备用医嘱 D.新开出的长期医嘱 E.长期备用医嘱
A.住院病历首页 B.长期医嘱单 C.临时医嘱单 D.体温单 E.入院记录
A.贫血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输液过快 D.情绪激动 E.上呼吸道感染
A.脉压增大 B.大动脉枪击音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水冲脉 E.短细脉
A.卡托普利 B.地西泮 C.地高辛 D.阿司匹林 E.阿卡米星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C.心源性哮喘 D.端坐呼吸 E.急性肺水肿
A.低钙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钾血症 D.低氯血症 E.低钠血症
A.3~4分钟 B.4~6分钟 C.5~6分钟 D.8~10分钟 E.10分钟
A.11cm B.13cm C.15cm D.17cm E.19cm
A.腹部突起包快的形状 B.疝内容物能否回纳 C.疝囊有无压痛 D.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 E.疝内容物有无血液循环障碍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结肠 E.回肠
A.长2~3cm B.走行方向较垂直 C.气管异物易经此入右肺 D.较为细长 E.约在第5胸椎体高度入右肺
A.药物因素 B.感染因素 C.气候变冷 D.精神紧张 E.剧烈运动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A.咽部白喉 B.狂犬病 C.霍乱 D.麻疹 E.肺炭疽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A.肺癌 B.肺炎 C.支气管扩张 D.肺脓肿 E.肺结核
A.早期使用抗结核药 B.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药物 C.间断使用抗结核药 D.严格遵照适当的药物剂量 E.坚持完成规定疗程
A.腹股沟疖 B.唇痈 C.颈部蜂窝织炎 D.腹股沟淋巴结炎 E.脓性指头炎
A.24小时内 B.3天 C.5天 D.7天 E.10天
A.服用甲硝唑 B.伴侣不需要治疗 C.妇科检查时一人一巾 D.使用坐便器 E.患者可使用公共游泳池
A.头皮裂伤 B.头皮撕脱伤 C.头皮血肿 D.头皮擦伤 E.头皮挫伤
A.面色苍白 B.血压下降 C.口干 D.出汗增多 E.肺部啰音增多
A.控制和解除痉挛 B.防止感染 C.中和游离毒素 D.防止窒息 E.被动免疫
A.遗传因素 B.感染因素 C.内分泌因素 D.紫外线照射 E.营养缺乏
A.细胞分化成熟 B.核分裂多见 C.常发生转移 D.浸润性生长 E.血管丰富
A.好发于成年人 B.起病缓慢 C.病情较稳定 D.血浆胰岛素细胞抗体阳性 E.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
A.缺乏系统的身体训练 B.消化酶分泌不足 C.胃肠发育不成熟,对钙吸收差 D.吸吮能力弱,食物耐受力差 E.生长发育快,需维生素D多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溶血性链球菌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A.听力提高 B.皮肤弹性增加 C.晶状体调节能力提高 D.皮肤防御功能下降 E.皮肤感觉敏感性升高
A.春防风 B.夏防暑 C.长夏防火 D.秋防燥 E.冬防寒
A.刻苦钻研 B.富有同情心 C.乐于助人 D.坚持原则 E.热情待人
A.艾滋病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就医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C.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合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D.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就业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E.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入学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多种渠道 B.多种功能 C.文化的差异性 D.有意识的行为 E.具有多种涵义
A.道德关系 B.利益关系 C.法律关系 D.价值关系 E.文化关系
A.执行医嘱和各种护理常规 B.诊断和治疗 C.制定护理方案 D.处理心理和情感反应 E.应用护理程序
A.健康照顾者 B.健康教育者 C.病人权利的维护者 D.协调人员 E.护理研究人员
A.痛刺激反应、生理反应 B.瞳孔、反射、语音 C.头痛、呕吐、视神经 D.睁眼、语言、感觉 E.感觉、运动、语言
A.焦糖味 B.恶臭味 C.大蒜味 D.烂苹果味 E.苯酚味
A.具有管理者素质 B.协调医患关系 C.给患者和家属进行指导 D.起协调和促进作用 E.具有传达信息作用
A.挂在更衣室,清洁面朝外 B.挂在治疗室,清洁面朝内 C.挂在病室,清洁面朝外 D.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外 E.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内
A.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B.安慰家属 C.使遗体端庄 D.利于尸体保管 E.保护尸体位置良好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输液瓶位置过高 C.针头穿透血管 D.输液管有漏气 E.患儿病情恶化
A.输液架置于床尾 B.中单要遮住橡皮单 C.盖被纵向三折于门对侧床边 D.枕横立于床头,开口背对门 E.椅子放于折叠被的同侧
A.体温单应排在出院病案的最前面 B.体温单应排在出院病案最后一页 C.住院病案首页应排在出院病案最前面 D.出院记录应排在住院病案首页后面 E.医嘱单应排在体温单的前面
A.中凹卧位 B.端坐位 C.去枕仰卧位 D.斜坡卧位 E.头低足高位
A.室温应保持在24℃ B.水温40~45℃ C.脱衣时先左侧后右侧 D.穿衣时先右侧后左侧 E.骨突处用50%乙醇按摩
A.隐血试验饮食 B.尿浓缩试验饮食 C.肌酐试验饮食 D.胆囊造影饮食 E.吸碘试验饮食
A.插管时不可喂水 B.插管至15cm时将患者的头部托起 C.使患者头和颈部保持在同一水平 D.插管动作要轻柔 E.插管长度45~55cm
A.更换导尿管 B.消毒尿道口 C.膀胱内给予抗生素 D.给予膀胱冲洗 E.增加输液速度
A.地高辛 B.止咳糖浆 C.呋塞米 D.维生素B E.阿莫西林
A.10%过氧乙酸 B.40%甲醛 C.浓盐酸 D.40%硫酸 E.1%~2%甲苯
A.米汤 B.脱脂牛奶 C.肥肉 D.烂面条 E.馒头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抑郁期 E.接受期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A.心搏、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血压测不到 C.神经反射消失 D.各器官新陈代谢停止 E.出现尸僵
A.一名护士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一名护士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C.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D.两名护士分别测脉率和心率,再取平均值 E.两名护士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3次,求平均值
A.呼吸浅快 B.呼吸浅慢 C.呼吸深快 D.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达到最大强度后,呼吸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呼吸暂停数秒钟,随后又重复出现上述节律 E.呼吸次数明显减少,隔一段时间呼吸暂停数秒,随后又重复上述节律
A.氯沙坦 B.维拉帕米 C.美托洛尔 D.氢氯噻嗪 E.卡托普利
A.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B.规律饮食的重要性 C.术前需要做的准备 D.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E.预防术后并发症
A.肺炎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C.厌氧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知识缺乏 B.焦虑 C.气体交换受损 D.清理呼吸道无效 E.潜在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
A.花粉 B.尘螨 C.猫毛 D.鱼虾 E.真菌
A.肝 B.心 C.大脑 D.肾 E.肺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B.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C.注意营养支持 D.给予补液输血 E.取半坐卧位
A.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异物 B.准备开口器撑开口腔 C.高流量吸氧 D.放清洁纱布于患儿口部 E.口对口人工呼吸
A.病理性骨折 B.间接暴力 C.骨质疏松 D.骨骼劳损 E.骨骼疾病
A.白内障 B.角膜病变 C.急性视神经炎 D.视网膜脱离 E.青光眼
A.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8% B.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12% C.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16% D.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 E.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4%
A.严重的护理差错 B.一级医疗事故 C.责任心不强 D.突发的意外事件 E.护理质量缺陷
A.主管医生 B.科护士长 C.病房护士长 D.护理部主任 E.医院值班室
A.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取得中等护理学校或高等护理学校相应的学历证书 C.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D.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E.通过护理学初级职称考试
A.将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B.病人的家属以及其他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必须在指定场所内进行医学观察 C.患者拒绝隔离,可请公安机关协助 D.隔离期限可根据患者的要求而定 E.隔离期间患者单位不能停止支付隔离期间的薪酬
A.医疗差错 B.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C.二级医疗事故 D.三级乙等医疗事故 E.因不可抗力造成
A.意外事故 B.二级乙等医疗事故 C.三级甲等医疗事故 D.四级医疗事故 E.不属于医疗事故
A.理解 B.诱导 C.适量 D.适度 E.开导
A.协商型 B.主动-被动型 C.指导-合作型 D.支配-服从型 E.共同参与型
A.“您认为是胃溃疡引起了您的焦虑吗?” B.“您不必为胃溃疡过于焦虑不安。” C.“您是因为胃溃疡可能癌变才觉得焦虑的吗?” D.“我们可以想办法避免那些您生气的小事。” E.“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来缓解身心的不适”
A.指导用语 B.解释用语 C.迎送用语 D.招呼用语 E.安慰用语
A.护理者 B.管理者 C.咨询者 D.计划者 E.协调者
A.角色心理差位 B.角色压力过重 C.角色理解欠缺 D.角色权利争议 E.角色期望冲突
A.饮食指导 B.心理护理 C.观察病情变化 D.术前常规护理 E.镇静药物
A.如果你打算要孩子,请医生为你换药 B.你的孩子肯定不会有癫痫的危险 C.在癫痫治愈之前不要考虑要孩子的问题 D.癫痫妇女一般很难受孕 E.不停药也可以怀孕
A.环丙沙星 B.青霉素 C.庆大霉素 D.万古霉素 E.甲硝唑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临床路径
A.立即联系病区护士长汇报意外事件 B.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检查患者的情况 C.初步检查、判定患者跌倒后受伤的情况 D.教育患者注意再次跌倒 E.立即联系家属
A.护士执业注册申请 B.注销护士执业注册申请 C.护士延续注册申请 D.重新申请护士执业注册 E.护士变更注册申请
A.尊重患者自主权,同意他回家 B.尊重患者自主权,但应尽力劝导患者住院,劝阻无效时办好出院相关手续 C.尊重患者自主权,但应尽力劝导患者住院,无效时行使干涉权 D.直接行使医生干涉权,强行把患者留在医院 E.请医院保卫科协助强行把患者留在医院
A.工作太忙可问其他护士 B.问值班医生比较好 C.告知其完全正常 D.客观介绍患者情况 E.要注意隐私权,需保密患儿病情
A.安慰死者家属 B.是家属宣泄感情的一种方法 C.维持尸体良好的外观 D.是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 E.使尸体易于辨认
A.11~15分钟 B.9~10分钟 C.7~8分钟 D.5~6分钟 E.3~4分钟
A.甲醛熏蒸 B.2%戊二醛浸泡 C.含氯消毒剂浸泡 D.碘酊消毒 E.过氧化氢消毒剂浸泡
A.≤20CFU/100cm2 B.≤60CFU/100cm2 C.≤100CFU/100cm2 D.≤150CFU/100cm2 E.≤200CFU;100cm2
A.局部组织持续受压 B.机体营养不良 C.大小便失禁,局部皮肤受到刺激 D.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E.床单不平,有皱褶
A.高蛋白、高脂肪 B.低蛋白、高膳食纤维 C.高蛋白、高维生素 D.高脂肪、低膳食纤维 E.低蛋白、高维生素
A.压疮前期 B.压疮淤血红润期 C.压疮炎性浸润期 D.压疮浅溃疡期 E.压疮深溃疡期
A.35%乙醇擦浴 B.降温毯降温 C.冰袋置火动脉降温 D.化学冰袋头部降温 E.冰囊置腘窝降温
A.心动过速 B.体温骤降 C.反射性心率减慢 D.反射性心搏骤停 E.心搏节律异常
A.糖类 B.纤维素 C.维生素C D.蛋白质 E.水果内胶原物质
A.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B.定时采用简易通便剂 C.坚持腹部按摩 D.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E.多吃水果和蔬菜
A.现病史 B.用药史 C.过敏史 D.家族史 E.生活史
A.5U B.50U C.75U D.100U E.200U
患者,女,23岁。淋雨后着凉,高热40℃,咳嗽,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以肺炎住院,医嘱青霉素皮试。
A.腹部 B.上臂外侧 C.上臂内侧 D.前臂掌侧上段 E.前臂掌侧下段
A.严密隔离 B.一般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接触性隔离 E.昆虫隔离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氯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A.患者痰液用漂白粉搅拌,静置2h后倒掉 B.在病室不与患者直接接触时,护士可不戴口罩 C.病室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D.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E.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A.停止输血,保留余血 B.通知医生和家属,安慰患者 C.碱化尿液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E.热敷双侧腰部
A.抽血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取血时与血库人员进行“三查八对” C.勿剧烈震荡血液 D.为了尽早将血液输给患者,给血液加温 E.输血前,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A.高钾血症 B.空气栓塞 C.枸橼酸钠毒性反应 D.溶血反应 E.热原反应
A.电离辐射消毒 B.高压蒸汽灭菌 C.日光暴晒 D.环氧乙烷消毒 E.紫外线照射消毒
A.160/100mmHg B.170/100mmHg C.160/110mmHg D.150/100mmHg E.140/90mmHg
A.卡托普利 B.呋塞米 C.普萘洛尔 D.维拉帕米 E.硝普钠
A.每天需要开窗通风 B.配餐室的规定 C.应该尽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D.当前应该卧床休息,不可自行起床活动 E.每天床上洗澡,避免压疮
A.告诉其家属检查注意事项后,协助患者步行到CT室 B.先等患者用完餐后再送检查 C.安排用平车送患者前往 D.为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应携带氧气枕 E.报告护士长请求外出
A.上约束带 B.双侧上床栏 C.立即输液 D.保持右侧卧位 E.进行手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