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热带念珠菌 B.克柔氏念珠菌 C.副克柔氏念珠菌 D.类星形念珠菌 E.白假丝酵母菌
A.正向正极倒退 B.反向正极倒退 C.正向负极倒退 D.反向负极倒退 E.正向负极前进
A.280nm B.340nm C.400nm D.405nm E.540nm
A.葡萄糖-己糖激酶 B.尿素-尿素酶 C.丙酮酸-淀粉酶 D.麦芽糖-淀粉酶 E.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
A.遗传性缺陷 B.合成障碍 C.营养不良 D.分解代谢增加 E.异常丢失
A.肾小球 B.远曲小管 C.近曲小管 D.髓袢 E.近曲小管和髓袢
A.碱性磷酸酶 B.葡萄糖氧化酶 C.谷丙转氨酶 D.单胺氧化酶 E.乳酸脱氢酶
A.NH3 B.α酮戊二酸 C.尿酸 D.肌酐 E.2NH2+CO2
A.胆碱酯酶--乙酰胆碱 B.己糖激酶--葡萄糖 C.乳酸脱氢酶--丙氨酸 D.淀粉酶--淀粉 E.脂肪酶--甘油三酯
A.白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E.运铁蛋白
A.大肠埃希氏菌 B.霍乱弧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志贺氏菌 E.血门螺杆菌
A.大肠埃希氏菌 B.肺炎链球菌 C.志贺氏菌 D.变形杆菌 E.沙门氏菌
A.大肠埃希氏菌 B.霍乱弧菌 C.沙门氏菌 D.志贺氏菌 E.空肠弯曲菌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逆转录病毒 D.冠状病毒 E.轮状病毒
A.6~8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 B.液体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固体培养基 E.SS培养基
A.中央 B.顶端 C.次极端 D.侧端 E.偏中央
A.V-W变异 B.H-O变异 C.S-R变异 D.相位变异 E.毒力变异
A.细菌毒力增强 B.细菌数量增多 C.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D.宿主使用大量抗生素 E.宿主年龄大
A.A群链球菌鉴定 B.B群链球菌鉴定 C.C群链球菌鉴定 D.D群链球菌鉴定 E.肺炎链球菌鉴定
A.索状因子 B.蜡质D C.分枝菌酸 D.内毒素 E.荚膜
A.白细胞介素-1(IL-1) B.白细胞介素-2(IL-2) C.白细胞介素-6(IL-6) D.干扰素(IFN) E.肿瘤坏死因子(TNF.
A.1:20 B.1:40 C.1:80 D.1:160 E.1:320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法 C.亲合层析法 D.密度梯度离心法 E.选择沉淀法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结合法 D.双标记法 E.间接抑制法
A.所有的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 B.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 C.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不属于免疫球蛋白 E.部分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
A.骨髓 B.腔上囊 C.胸腺 D.骨髓和胸腺 E.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单核细胞 E.大淋巴细胞
A.Arthus反应 B.接触性皮炎 C.移植排斥反应 D.新生儿溶血症 E.输血反应
A.蛋白质 B.糖蛋白 C.脂蛋白 D.细菌毒素 E.绵羊红细胞
A.HAT培养基 B.血清培养基 C.SS培养基 D.KIA E.MIU
A.全体员工 B.最高管理层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E.有管理经验的人员
A.代谢规律 B.稳定期 C.药物浓度 D.药物种类 E.交互作用
A.失控后重测一下质控品通过即可 B.失控后在检测患者标本的同时重新质控 C.失控后再试一个新的质控品通过即可 D.先将完成的检测发出报告 E.重新开始后对失控时的患者标本重做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灵敏性 D.特异性 E.诊断率
A.室间质控 B.室内检测 C.室内分析 D.批间核查 E.批内核查
A.先进设备 B.人员培训 C.室内质控 D.质控试剂 E.仪器校准
A.显示患者病情有重大转变的检验结果 B.显示患者有生命危险的检验结果 C.显示患者病情十分危急的检验结果 D.显示患者需要抢救的检验结果 E.显示患者患有严重疾病的检验结果
A.敏感性 B.特异性 C.精密度 D.阳性似然比 E.阴性似然比
A.《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B.《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C.《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D.《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E.《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A.制定生物安全手册 B.配置生物安全柜 C.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满足要求 D.危险度评估 E.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A.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B.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C.慢性免疫复合物病 D.接触性皮炎 E.血清病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泊松分布 E.以上均不正确
A.均值 B.标准误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准确度
A.平均浓度 B.平均水平 C.决定水平 D.危急值 E.以上均是
A.追加法 B.保留法 C.Delta检查法 D.Shewhart图法 E.比较法
A.采集时间控制 B.唯一性标识 C.防溶血、防污染 D.抗凝剂或添加剂正确 E.以上均是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卡方分布 D.二项分布 E.泊松分布
A.0.0mmol/L B.0.1mmol/L C.0.2mmol/L D.0.3mmol/L E.0.4mmol/L
A.均数u和标准差σ B.均数和标准差s C.标准差和方差 D.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E.平均数和标准误
A.A实验室大于B实验室 B.A实验室小于B实验室 C.A实验室等于B实验室 D.A实验室和实验室难以比较 E.需要用其他的统计量描述
A.异常值检验法 B.正常值检验 C.正态分布检验法 D.正偏态分布检验法 E.负偏态分布检验法
A.精密度 B.特异性 C.准确度 D.敏感性 E.误差
A.5.0±0.2 B.5.0±0.3 C.5.0±0.392 D.5.0±0.4 E.5.0±0.57
A.20% B.40% C.60% D.80% E.100%
A.均值 B.标准差 C.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均值和标准差
A.不作规定 B.不计任何分 C.不满意的EQA成绩,该次活动的得分为0 D.不作任何处理 E.请补上结果
A.1% B.2% C.3% D.4% E.5%
A.0% B.20% C.40% D.60% E.80%
A.几何平均值 B.算术平均数 C.累积平均数 D.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中心线 E.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暂定中心线
A.1或2个 B.2或3个 C.3或4个 D.4或5个 E.5或6个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E.25天
A.不可接受 B.不在控 C.不满意 D.可接受 E.不成功
A.1% B.2% C.3% D.5% E.10%
A.准确性 B.一致性 C.法制性 D.有效性 E.溯源性
A.正常参考范围上限 B.正常参考范围下限 C.正常参考均值 D.危急值 E.医学决定性水平
A.互通性 B.一致性 C.准确性 D.有效性 E.特异性
A.技术主管 B.质量主管 C.安全主管 D.财务主管 E.关键职位的代理人
A.受控文件可以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 B.有些受控文件,实验室维持一份原件即可,不应复制备份 C.所有的受控文件,应由文件的批准者规定相应文件的保存期限 D.国家、区域和地方有关文件保留的法规适用 E.“文件”是指所有信息或指令
A.为了文件的及时改进,实验室不可禁止手写修改后的受控文件现行有效 B.对于手写修改文件,实验室应确定修改程序和权限 C.手写修改文件时,应用合适的方式覆盖掉原文 D.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署并注明日期 E.修订的文件应尽快正式重新发布
A.库存控制系统中所有用于临床检测的控制物质的批号记录 B.库存控制系统中所有用于临床检测的试剂实验室接收日期 C.库存控制系统中所有用于临床检测的校准品的使用日期记录 D.库存控制系统中所有用于临床检测的仪器的使用日期记录 E.库存控制系统中所有用于临床检测的消耗品的使用日期记录
A.投诉的内容 B.针对投诉的调查 C.针对投诉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D.投诉者的满意度 E.投诉者的动机
A.质量职能 B.职权关系 C.资源 D.职位之间的联系方法 E.技术
A.儿童 B.严重烧伤患者 C.极度肥胖患者 D.出血倾向严重者 E.癌症晚期静脉必须保留者
A.更新定标曲线 B.试剂批号改变 C.更换光源 D.仪器温度改变 E.校正值漂移
A.不应有连续5次以上结果在均值的同一侧 B.将±2s线作为警告线 C.不应有5次以上数值渐升或渐降 D.将±3s线作为失控线 E.不应有连续2次结果在±2s以外
A.技术性能 B.诊断性能 C.临床效应 D.诊断标准 E.经济效益
A.浓度覆盖特定范围 B.来自不同个体 C.不添加任何人工物质 D.足够数量的新鲜(冷冻)样品组 E.能用于多种检验项目
A.可用于描述测量、测量方法或测量程序 B.溯源链是指计量学级别由低到高、交替出现的测量程序和校准物 C.溯源性中的参考标准在检验医学领域可简单理解为参考物质或参考测量程序 D.溯源性是测量结果(标准的值一般也是测量结果)的属性 E.溯源链越短,测量不确定度往往越大
A.多个浓度水平 B.种属来源一定 C.性能稳定 D.基质效应 E.互换性
A.应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 B.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 C.给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及时戴好护套 D.用过的针头应丢弃在防(耐)穿透的利器盒中 E.利器盒重复使用
A.患发热性疾病、呼吸道感染 B.在实验室连续工作2h以上 C.怀孕 D.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E.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A.超负荷用电 B.使用明火 C.电缆的绝缘层破旧或损坏 D.电线过长 E.电离辐射
A.应充分体现对患者和临床的承诺 B.应与医院的总体方针政策协调一致 C.应与社会及患者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协调发展 D.确保各级检验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包括学习和进修人员 E.各类临床实验室的目标是相同的
A.具有统计规律的误差 B.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出现各种大小偏差的概率遵循着统计分布规律 C.引起随机误差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 D.随机误差的变化不能预先确定,因此这类误差也不能修正 E.通过增加测定次数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将它减小
A.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B.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的不理想 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 D.对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的偏移 E.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A.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度 B.结合均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 C.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应用于求参考值范围 D.标准差可用于比较不同浓度样品重复测定的误差 E.计算变异系数和标准误
A.实验室的服务宗旨是以对患者伤害最小的方式,及时、准确地提供临床所需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B.实验室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患者 C.实验室的服务范围在逐步扩大 D.实验室的服务仅仅是提供一个定量或定性的检验报告 E.检验项目的选择和检验结果的解释也是实验室所应提供的服务
A.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B.测定次数必须和常规检测患者样本次数一样 C.在规定回报EQA结果的日期之前,实验室之间不能进行关于E0A样本检测结果的交流 D.实验室不能将EQA样品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E.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可以进行重复测定,取其平均值
A.实验室必须在最佳条件下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B.实验室必须以与其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来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C.实验室必须在重新维护仪器、重新校准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D.实验室必须在检测室内质控样本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E.实验室必须使用配套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A.WASP B.NCCLS C.IFCC D.CCCLS E.JCCLS
A.不精密度 B.不准确度 C.质量要求 D.质控方法 E.总误差
A.算术平均值 B.几何平均值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E.众数
A.二级参考物质 B.常规方法 C.二级参考测量方法 D.一级参考物质 E.一级参考测量方法
A.肝功 B.肾功 C.肝酶 D.心酶 E.炎性因子
A.RF B.ANA C.抗dsDNA D.抗Sm E.抗RNP
A.抗RNP抗体和ANA B.抗dsDNA和抗Sm抗体 C.抗dsDNA和ANA D.抗dsDNA和抗RNP抗体 E.抗SSA和抗核蛋白抗体
A.注射白喉类毒素 B.注射白喉抗毒素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抗生素 E.注射白百破疫苗
A.注射白喉抗毒素 B.注射青霉素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 E.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