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固定矫治器排齐下牙列关闭上颌间隙 B.活动矫治器关闭上颌间隙 C.暂不处理观察 D.上颌观察拔除下颌乳尖牙 E.斜面导板矫治器导下颌向前
A.摄上颌咬牙合片排除中切间多生牙 B.曲面断层片了解全口牙替换情况 C.全口牙咬检查 D.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E.不良习惯诊查
A.芮氏线加重 B.釉质中色素沉着 C.球间牙本质增多 D.釉梭数目减少 E.欧氏线加重
A.精准性高 B.耐腐蚀性好 C.不易造成牙龈的变色 D.是多单位烤瓷桥的首选 E.易加工
A.面下1/3过短的前牙深覆牙合病例 B.安Ⅱ1的高角病例 C.安Ⅰ双颌前突患者 D.开牙合患者 E.安氏Ⅲ错牙合患者
A.有效快速打开咬合 B.速关闭拔牙间隙 C.增加后牙支抗 D.利于尖牙远中移动 E.能建立良好的牙合关系
A.视诊、探诊 B.叩诊 C.牙髓温度测验 D.X线片检查 E.以上皆正确
A.义齿边缘封闭成不密贴 B.义齿两边翘动 C.义齿是否为平衡牙合 D.后堤区封闭状况 E.上颌牙槽骨吸收状况
A.连接体将卡环与基托连接成一整体 B.连接体具有加强义齿的作用 C.连接体应分布合理 D.卡环的连接体应互相重叠i加强义齿抗折能力 E.卡环连接体与支托连接体平行,然后横跨,形成网状结构
A.观察 B.脱敏 C.去旧充填体,重新垫底充填 D.牙髓治疗 E.去旧充填体,改其他修复材料充填
A.下颌隆凸 B.上颌硬区 C.切牙乳突 D.舌侧翼缘区 E.未长平的拔牙窝
杜某,男,4岁,乳牙。乳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下颌前伸,位置前移。
A.0.5~2岁 B.2~2.5岁 C.2.5~3岁 D.3~5岁 E.5~7岁
A.0mm B.0.5~1mm C.1~2mm D.2~3mm E.3~4mm
A.1~2岁 B.3~6个月 C.9~12岁 D.4~6岁 E.16岁以后
A.多房性囊肿样阴影 B.囊壁边缘不整齐呈半月形切迹 C.牙根尖不规则吸收 D.骨质膨隆,以颊舌侧膨隆为显著 E.肿瘤内可见钙化影
A.成釉细胞瘤多为实性,少数为囊性,牙源性角化囊肿为囊性 B.成釉细胞瘤穿刺液为褐色液体;牙源性角化囊肿穿刺物为乳白色或黄色皮脂样物质 C.成釉细胞瘤好发部位以下颌体和下颌角为常见;牙源性角化囊肿则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 D.X线表现:成釉细胞瘤多房性最多见,房室相差较悬殊,囊壁边缘不整齐呈半月型切迹,牙根呈锯齿样吸收;牙源性角化囊肿可为单房,可为多房,可使牙周骨质吸收,使牙移位、松动与倾斜 E.成釉细胞瘤常沿下颌骨中轴呈轴向生长
A.切端磨除2mm B.唇侧磨除1mm C.唇侧龈边缘放龈上 D.唇侧龈边缘位于龈沟底 E.牙体预备分次磨除
A.桩末端距根尖孔3~5mm B.桩末端距根尖孔1~2mm C.桩可增强根管封闭 D.桩的直径一般为根横径的1/2 E.桩的固位力主要取决于粘固力
A.基底冠表面喷砂处理 B.瓷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合金 C.基底冠表面不应使用含有机物的磨具打磨 D.可在基底冠表面设计倒凹固位 E.应去除基底冠表面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