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作用较强,肾毒性较小 B.头孢他啶是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较强,其口服制剂可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D.头孢哌酮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用药期间应避免摄入含酒精饮料 E.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等的抗菌活性很低,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复方制剂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红霉素可使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增加、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细菌死亡 C.链霉素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磺胺类药物通过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而发挥作用 E.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A.妊娠期应避免应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B.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等对胎儿及母体无明显影响,故妊娠期感染选用此类药物 C.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对软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故不宜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D.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故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易导致新生儿出现耳、肾毒性反应 E.磺胺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是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A.抗菌药物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B.所有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及污染手术均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C.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予抗菌药物一次即可 D.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患者一般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E.对术前已形成细菌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A.详细询问过敏史 B.经静脉给药的青霉素类药物必须做皮试,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可免做 C.注射皮试液后,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阴性反应者方可用药 D.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解救 E.根据情况给予吸氧、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急救措施
A.硝酸甘油主要作用为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全身动脉和静脉 B.硝酸甘油可降低前、后负荷 C.硝酸甘油剂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降低,心率减慢 D.硝酸甘油可静脉注射也可口服 E.硝酸甘油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改善缺血区心肌血量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 F.硝酸甘油连续用药2~3周可出现耐受性,停药1~2周后可恢复,故宜用间歇疗法
A.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B.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C.面部潮红 D.房室传导阻滞 E.牙龈出血 F.黄视、绿视及视物模糊等视觉障碍
A.远曲小管前部 B.髓袢升支粗段 C.远曲小管后部 D.近曲小管前部 E.集合管
A.甲亢引起的心衰 B.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C.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心衰 D.高血压引起的心衰 E.严重贫血引起的心衰 F.严重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衰
A.0.22μm微孔滤膜不能除去热原 B.在浓配液中加入0.1%~0.5%(g/ml)的活性炭除去热原 C.250℃、30分钟以上干热灭菌能破坏热原活性 D.重鉻酸钠-硫酸清洁液浸泡能破坏热原活性 E.121.5℃、20分钟热压灭菌能破坏热原 F.反渗透法不能除去热原
A.皮下注射必须等渗 B.静脉注射液以等渗为好,高渗注射液静脉给药因缓慢注射 C.脊椎腔注射必须等渗 D.肌肉注射可耐受一定的渗透压范围 E.滴眼剂以等渗为好,但有时临床需要高渗溶液
A.一般生产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万级 B.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万级 C.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00级 D.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0级 E.洁净室必须保持负压 F.洁净室要求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0%
A.氯仿可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B.滴眼剂通常加入缓冲剂、增稠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等附加剂 C.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4%~1.7%的氯化钠溶液 D.滴眼剂合适当粘度在4.0~5.0cPa·s之间 E.混悬剂滴眼剂应进行药物粒度检查,一般规定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80% F.滴眼剂pH值一般在5.0~9.0之间
A.煮沸灭菌法 B.流通蒸气灭菌法 C.低温间歇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干热灭菌法
A.配置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B.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和金属离子,增加稳定性 C.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D.处方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成碱性 E.采用100℃流通蒸气30分钟灭菌 F.药液配好后应经初滤、精滤,再灌装
A.淀粉可以作稀释剂、粘合剂和崩解剂 B.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可作泡腾崩解剂 C.微晶纤维素可作填充剂、粘合剂 D.滑石粉、硬脂酸镁、PEG4000可作润滑剂 E.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苯三酸酯(CAT)可作薄膜衣材料 F.滑石粉和糖浆可作糖衣片的粉衣层
A.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B.药物的水溶液 C.含油量高的药物 D.液态药物 E.风化性药物 F.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A.软胶囊剂填充的药物一般为多个剂量 B.软胶囊又称弹性胶囊,主要是因为含有甘油 C.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滴制法、压制法 D.充填的药物一定是挥发油 E.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分钟 F.滴制法制软胶囊时,宜用水为冷却液
A.温度 B.湿度 C.滴距 D.滴管的口径 E.梯度冷却 F.适宜基质
A.充填的最好是油类或混悬液 B.制成的混悬液必须具有与液体相同的流动性 C.所含固体药粉应过4号筛 D.混悬液中常用聚乙二醇为助悬剂 E.不能填充水溶性药物
A.硬胶囊的装量:0号比1号多 B.胶囊的囊材中可以加甘油、色素等附加剂 C.药物稳定性增加,药效提高 D.药物释放速度与方式是不能调整的 E.固体药物均可以装硬胶囊
A.药物成分不易从制剂中释放的制剂 B.药物成分与其他成分共存易发生化学变化 C.久贮后药物成分变为难溶物的制剂 D.安全系数小,剂量曲线陡峭的药物 E.口服后,血中药物浓度骤然升高的制剂
A.该软膏属于油包水(W/O)型乳剂,羟苯乙酯是乳化剂 B.该处方中聚山梨酯-80是乳化剂 C.制备该软膏时可先取白凡士林、硬脂酸、硬脂酸单酰甘油置水浴上加热熔融至70~80℃,加入克霉唑并搅拌均匀(油相);另取甘油、聚山梨酯-80溶于纯化水中,加入羟苯乙酯并加热溶解,保持温度在70~80℃(水相),当两相温度相同时,在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冷凝。 D.制备该软膏时可先取白凡士林、硬脂酸、硬脂酸单酰甘油置水浴上加热熔融至70~80℃,加入克霉唑并搅拌均匀(油相);另取甘油、聚山梨酯-80溶于纯化水中,加入羟苯乙酯并加热溶解,保持温度在70~80℃(水相),当两相温度相同时,在搅拌下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冷凝 E.该软膏属于水包油(O/W)型乳剂,羟苯乙酯是防腐剂 F.该软膏属可采用研和法、熔和法及乳化法制备
A.油脂型软膏 B.混悬型软膏 C.凝胶型软膏 D.乳剂型软膏 E.糊剂型软膏 F.乳膏剂
A.甲基红 B.淀粉 C.碘化钾-淀粉 D.甲基橙 E.曙红钠
A.应在环境洁净度为一万级、局部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B.应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 C.用灭菌注射用水作稀释液、冲洗液 D.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E.培养真菌用改良马丁培养基
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 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 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 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
A.缓释、控释和肠溶制剂均需检查释放度 B.仪器装置与溶出度测定相同 C.以上三种制剂均采用纯化水作释放介质 D.至少采用三个时间取样 E.以6片(粒)的平均释放量判定该批供试品的释放量是否合格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B.取样所使用的天平应准确至千分之一克 C.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四 D.取样所使用的天平应准确至万分之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