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牙齿发育异常 B.牙齿形态异常 C.牙齿结构异常 D.牙齿萌出异常 E.牙齿排列异常
A.玻璃离子水门汀 B.磷酸锌水门汀 C.聚羧酸锌水门汀 D.丁香油糊剂 E.树脂粘结剂
A.牙弓弧度要与颌弓形态一致 B.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 C.前牙排成浅覆、浅覆盖 D.要体现患者的个性 E.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
A.上下唇张开 B.上下唇闭合时期部前突 C.肌肉易疲劳 D.面部下1/3距离增大 E.义齿容易脱位
A.牙根缺损破坏的范围 B.根尖周组织的健康情况 C.治疗效果 D.与修复的关系 E.对颌牙的伸长
A.似水滴形 B.似椭圆形 C.似直线形 D.似圆形 E.似新月形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E.任意位置
A.咀嚼无力 B.颞下颌关节疼痛 C.加速牙槽骨吸收 D.息止间隙过大,面容苍老 E.咀嚼肌酸痛
A.卡环的多少 B.有无间接固位体 C.有无支托 D.缺牙的多少 E.基托面积的大小
A.检查颌面部两侧是否对称 B.上唇长度及丰满度 C.面中1/3高度 D.下颌开闭口运动有否习惯性前伸及偏斜 E.颞下颌关节有否疼痛、弹响、张口困难等
A.5cm B.6cm C.7cm D.8cm E.10cm
A.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 B.确定囊性或实性肿物 C.为评价肿瘤性质提供信息 D.确定深部肿物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 E.确定肿物的解剖结构
A.下牙槽神经组织麻醉 B.舌神经阻滞麻醉 C.舌下神经阻滞麻醉 D.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E.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A.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长神经 B.下牙槽神经、咬肌神经、颊长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 E.下牙槽神经、咬肌神经、舌神经
A.下颌中切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下颌尖牙 D.上颌前磨牙 E.下颌前磨牙
A.眶下区 B.上唇 C.上颌前牙 D.上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和远中颊根
A.注射针与皮肤成60度角,向上、后、外进针 B.注射针与皮肤成45度角,向下、后、外进针 C.注射针与皮肤成45度角,向上、后、外进针 D.注射针与皮肤成45度角,向上、后、内进针 E.注射针与皮肤成60度角,向上、后、内进针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拔牙时机应选择功能良好的血小板计数在()
A.10×109/L以上 B.20×109/L以上 C.40×109/L以上 D.50×109/L以上 E.80×109/L以上
A.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 B.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 C.矫治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 D.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 E.下颌骨后前位片
A.均为继发性 B.有时也可为原发性 C.多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 D.多为需氧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E.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
A.局部糜烂颗粒状增生似菜花状 B.挤压龈袋可有脓液溢出 C.严重者炎症可波及舌腭弓和咽侧壁 D.肿胀的龈瓣覆盖低位阻生齿 E.化脓性炎症局限后,可形成冠周脓肿
A.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E.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A.拔牙当日可刷牙或漱口 B.拔牙后30分钟可吐掉压迫止血用的棉球 C.不宜反复吸吮创口 D.拔牙当日进软食 E.拔牙当日进食不宜过热
A.血培养 B.穿刺 C.触诊 D.测体温 E.透视
A.病程进展缓慢,有时数月到十余年才出现症状 B.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 C.继发感染后骨面暴露并长期溢脓,经久不愈 D.死骨与正常骨分界不清,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可形成洞穿性缺损畸形 E.病程进展迅速,且剧烈疼痛
A.运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副交感神经 D.混合性神经 E.感觉神经
A.咬错乱 B.张口受限 C.骨折段异常活动 D.局部肿痛 E.骨摩擦音
A.下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颊淋巴结 D.耳前淋巴结 E.面淋巴结
A.可行使张闭口运动 B.对进食、语言功能影响较小 C.便于保持口腔卫生 D.固定坚实可靠 E.具有一定功能活动,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A.气管切开 B.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C.将舌牵出口外 D.低卧 E.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A.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6:1 B.好发于40~70岁中老年 C.发病可能与吸烟有关 D.有消长史 E.易发生血行转移
A.鼻腭囊肿 B.鳃裂囊肿 C.血外渗性囊肿 D.球上颌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A.牙源性钙化囊肿 B.牙源性腺样瘤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纤维瘤 E.牙源性黏液瘤
A.骨质破坏 B.有骨膜反应 C.边界清晰 D.有空腔形成 E.有虫蚀样破坏
A.7天 B.7~14天 C.14~21天 D.21~30天 E.30~40天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舌下神经 D.面神经分支 E.三叉神经分支
A.基底层 B.棘层 C.颗粒层 D.透明层 E.角质层
A.没有血管外膜植入吻合口 B.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 C.吻合口不产生狭窄 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 E.针距边距大小对吻合效果影响不大
A.下牙槽神经 B.舌神经 C.颊神经 D.咬肌神经 E.颏神经
A.颧弓上颌骨折 B.锥型骨折 C.纵行骨折 D.水平骨折 E.矢状骨折
A.恢复外形与功能 B.预防心理疾病 C.恢复功能 D.提高生存质量 E.恢复外形
A.脱髓鞘改变 B.退行性变 C.轴突节段性断裂 D.轴突消失 E.神经细胞坏死
A.不需附加其他特殊设备,操作简便 B.X线中心线平行于牙长轴,避免影像失真 C.X线中心线垂直于牙长轴,避免影像失真 D.X线中心线平行于牙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避免影像失真 E.X线中心线垂直于牙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避免影像失真
A.牙向脱位 B.牙嵌入性脱位 C.牙根折裂 D.牙折 E.致密性骨炎
A.常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 B.腮腺肿痛、分泌物浑浊 C.可终身免疫 D.有传染性 E.儿童多发
A.袋形缝合 B.尽可能摘除囊肿 C.完全摘除囊肿 D.摘除舌下腺 E.引流囊液
A.关节动度减低或消失 B.张口受限 C.X线证实关节内呈致密骨性团块阴影 D.关节邻近区域炎症史 E.小下颌畸形
A.腭腺 B.舌下腺 C.腮腺 D.下颌下腺 E.唇腺
A.下颌下区出现质地柔软的实性包块 B.患者有明显的口干症状 C.下颌下区常出现与进食有关的反复肿痛 D.口内外双合诊可触及实性硬结 E.下颌下区出现囊性包块,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
A.翼外肌功能痉挛 B.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 C.老年人、慢性长期消耗性疾病、肌张力失常 D.翼外肌功能亢进 E.急性前脱位未适当治疗
A.唇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腭腺 E.腮腺
A.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B.下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C.小唾液腺手术后并发症 D.腮腺手术后并发症 E.与唾液腺手术无关
A.B超 B.CT C.术前活检 D.细针吸取活检 E.MRI
A.炎症症状 B.阻塞症状 C.口干症状 D.神经症状 E.全身症状
A.7天 B.10天 C.14天 D.3周 E.3个月
A.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改进全身状况和精神状态 B.以保守治疗为主 C.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关节镜外科,由于具有微创、直视等优点,因此关节镜外科手术常作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首选方法 D.遵循一个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治疗程序 E.自我保护关节和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A.舌腭肌 B.腭帆张肌 C.腭帆提肌 D.咽上缩肌 E.咽腭肌
A.感染 B.损伤 C.类风湿关节炎 D.上下颌间瘢痕挛缩 E.髁突肿瘤
A.呈开口状不能闭合 B.双侧耳屏前触诊有凹陷 C.咀嚼及吞咽困难 D.X线显示髁突位于关节凹外 E.完全不能张口
A.变态反应 B.出血倾向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A.充足的血容量 B.通畅的微循环 C.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D.有效的心排出量 E.正常的心功能
A.创伤后深部体腔与外界相通 B.开放性创伤 C.投射物击中人体,造成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D.一般是指开放性颅脑外伤 E.可等同于穿透伤
在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内出血中以下哪项最重要()
A.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5×1012/L B.左季肋部挫伤合并肋骨骨折 C.左上腹明显压痛及肌紧张 D.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E.血压80/60mmHg,脉搏110次/分
A.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1年 B.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 C.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2年 D.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2年 E.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5年
A.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的人员 B.医疗机构输血科(库)负责人 C.患者或其家属的委托人 D.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E.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公证人
A.我国的一切单位 B.我国的一切个人 C.适用于我国的一切个人和一切单位 D.我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一切个人 E.我国境内的一切个人和我国的一切单位
A.医疗机构在供血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B.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 C.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 D.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E.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A.暴露疗法 B.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C.自由联想 D.逐步接近法 E.自我管理法
A.2天之内的 B.3天之内的 C.4天之内的 D.5天之内的 E.6天之内的
A.酸葡萄机制 B.眼不见为净 C.此地无银三百两 D.鸵鸟策略 E.做“白日梦”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韦氏智力量表 C.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 D.主题统觉测验 E.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A.90~109 B.110~119 C.80~89 D.70~79 E.69以下
A.患者中心疗法 B.精神分析治疗 C.认知疗法 D.行为治疗 E.暗示治疗
A.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控伤害和责任伤害 B.有意伤害、无意伤害、可控伤害和责任伤害 C.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预见伤害和责任伤害 D.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控伤害和不可控伤害 E.有意伤害、无意伤害、可控伤害和不可控伤害
A.都是以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B.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关系,是一种新体系 C.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关系,内容是全新的 D.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不同 E.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区别,只是内容更详细
A.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的一种承诺 B.不以获得权力为前提 C.以规章制度为保障 D.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 E.以法律规范为保障
A.应该得到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B.生病后得到及时医疗的权利 C.平等享受医疗服务的权利 D.能够选择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医疗的权利 E.医疗保健不受民族、性别、财产状况影响的权利
A.医德活动 B.医德教育 C.医德修养 D.医德评价 E.医德境界
A.《悉尼宣言》 B.《赫尔辛基宣言》 C.《日内瓦协议法》 D.《阿拉木图宣言》 E.《纽伦堡法典》
A.不得为单身妇女实施人工授精 B.可允许给孀居的单身妇女实施 C.可允许给处于永久同居关系的妇女实施 D.可允许给有能力负起养育子女责任的单身妇女实施人工授精 E.可允许给愿意负起养育子女责任的单身妇女实施人工授精
A.1~2周B.3~6周C.2年后D.1~2年E.1周内
A.皮下有血肿 B.患者贫血 C.皮片取得太薄 D.加压包扎压力过大或过小 E.缝合过紧
A.下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颈浅淋巴结 D.颈深上淋巴结 E.腮腺淋巴结
A.软组织张力过大或覆盖不全引起的小区域骨质暴露 B.切开牙槽骨时损伤两侧牙周或牙根,引起单纯牙髓坏死 C.牙-骨复合体软组织蒂部撕伤或断裂,造成严重的供血障碍 D.创部感染 E.以上均是原因
A.颌面部皮肤及黏膜的痛、温觉检查 B.角膜反向 C.Schirmer试验 D.腭反射 E.咀嚼肌运动功能检查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利福平 D.异烟肼 E.乙胺丁醇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局部热敷 C.穿刺抽脓 D.广泛切开引流 E.局限性切开引流后加压包扎
A.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B.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成骨肉瘤 E.颌骨结核
A.在颊部下前庭沟之上做牙槽骨平行切口 B.腮腺导管口之下做垂直切口 C.在颊部上前庭沟之下做水平切口 D.在下前庭沟之上做垂直切口 E.在上前庭沟之下做垂直切口
A.全身抗生素治疗 B.局部冲洗,保持引流通畅 C.理疗 D.高压氧 E.可在死骨外正常骨内切除死骨
A.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B.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C.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 D.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E.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近中颊根局部浸润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女性,48岁,左舌缘溃烂3个月。活检病理报告为“高分化鳞癌”。检查见左舌缘-1.0cm×1.0cm,菜花状溃疡,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胸片、腹部B超阴性。按TNM分类分期,应是()
A.T1N0M0 B.T2N0M0 C.T3N0M0 D.T4N0M0 E.T1N2M0
A.三叉神经痛 B.非典型性口炎 C.蝶腭神经痛 D.舌咽神经痛 E.鼻咽癌
A.严密缝合 B.定向拉拢缝合 C.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D.全身支持疗法 E.用高渗生理盐水湿敷
A.立即行唇裂修复术,同时行一期鼻畸形矫正术 B.立即行唇裂修复术 C.患儿畸形严重,待患儿生长到6个月时在行唇裂修复术 D.先行正畸治疗,为唇裂修复创造有利的硬、软组织条件 E.若患儿身体状况好,可同时行一期唇裂、腭裂修复术
A.蓝氏法 B.单瓣法 C.双瓣法 D.腭咽肌瓣转移术 E.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
A.右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炎性疾病类 B.右侧翼外肌亢进 C.右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D.右侧翼外肌痉挛 E.左侧翼外肌亢进
A.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 B.唇、腭裂隙的关闭 C.纠正牙、颌畸形,以改善其容貌及咬 D.语音训练及精神心理治疗 E.以上全对
A.许勒位开口位 B.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 C.颞下颌关节正位体层 D.颞下颌关节CT检查 E.颞下颌关节造影
A.WAIS B.16PF C.EPQ D.MMPI E.HalsteadReitan成套测验
A.医生决定如何用药,患者的要求是无道理的 B.医生有用药自主权,患者必须接受新型抗生素 C.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为何使用新型抗生素,若患者不同意应考虑患者的要求 D.在治疗中当医生的权利与患者权利发生冲突时,必须绝对服从患者的权利 E.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有拒绝治疗权,医生应当给患者换药
A.生命权 B.健康权 C.身体权 D.隐私权 E.知情权
A.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对治疗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并与医师合作执行 B.医生打破常规,采用治疗效果不肯定的术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C.医生不可以强求患者做其不同意做的手术 D.既要为患者考虑眼前疗效,又考虑远期疗效 E.医生为患者着想,勇担风险是值得赞扬的
A.该妇女和家属扰乱医院秩序需报警 B.医院尽到告知义务并诉诸法律解决 C.免除全部费用并补偿营养费 D.免除部分费用以安慰该妇女和家属 E.因不交费不让该妇女和家属离开
A.生理性免疫防御 B.生理性免疫稳定 C.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D.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E.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15日内 D.30日内 E.45日
A.1mm B.1.5mm C.2mm D.2.5mm E.3mm
A.腺样囊性癌 B.黏液表皮样癌 C.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D.腺泡细胞癌 E.沃辛瘤
A.去甲肾上腺素 B.间羟胺 C.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胺
A.单顺反子 B.多顺反子 C.内含子与外显子相间排列 D.RNApolⅡ E.AA2BB
A.面横裂 B.面斜裂 C.单侧唇裂 D.上唇正中裂 E.下唇唇裂
A.死疫苗 B.活疫苗 C.类毒素 D.抗毒素 E.丙种球蛋白
A.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B.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C.二级甲等医疗事故 D.二级乙等医疗事故 E.不属于医疗事故
A.数目最多,舌尖部较多,体积较小,略呈锥体状 B.体积最大,10个左右,沿界沟的前方排列成一行 C.位于舌侧缘的后部,在人类仅有5~8条平行的皱襞 D.呈卵圆形,为味觉感受器 E.数目较少,色较红,呈蕈状,顶端圆形
患者,男性,59岁。缺失,舌侧前部牙槽骨为斜坡型,口底深,上颌牙正常。 为了减小所受的扭力,防止义齿翘动,使基牙和牙槽嵴合理分担负荷,可采取以下措施,除了()
A.取解剖式印模 B.扩大游离端基托伸展范围 C.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D.减小人工牙的近、远中径或减数 E.设计近中支托
患者,男性,59岁。缺失,舌侧前部牙槽骨为斜坡型,口底深,上颌牙正常。 如果采用舌杆做大连接体,连接体与舌侧黏膜的关系是()
A.轻轻接触 B.密切接触 C.离开黏膜0.3~0.4mm D.离开黏膜0.5~1.0mm E.进入软组织倒凹
患者,男性,62岁。缺失,活动义齿修复,RPI卡环,近中支托,三臂卡。义齿戴用1周后,主诉义齿游离端压痛、咀嚼不适。口腔内检查发现:义齿各部分均密合,固位及稳定性好,咬无高点,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缺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点、红肿或溃疡。 此下颌牙列缺损的类型是()
A.Kennedy第一类 B.Kennedy第二类 C.Kennedy第三类 D.Kennedy第四类 E.Kennedy第一类第一亚类
患者,男性,62岁。缺失,活动义齿修复,RPI卡环,近中支托,三臂卡。义齿戴用1周后,主诉义齿游离端压痛、咀嚼不适。口腔内检查发现:义齿各部分均密合,固位及稳定性好,咬无高点,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缺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点、红肿或溃疡。 造成义齿压痛的原因是()
A.卡环固位力差 B.基托下沉 C.基托翘动 D.牙槽嵴负担过重 E.使用不当
A.青少年后期牙周炎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快速进展型牙周炎 E.成人牙周炎
A.牙周洁治不彻底 B.自我菌斑控制不良 C.不良修复体 D.釉突 E.以上都可能
A.牙石 B.龋洞 C.不良卫生习惯 D.牙菌斑 E.不良修复体
A.探诊出血 B.龈缘肥厚 C.多发生于前牙 D.可形成假性牙周袋 E.X线检查可发现牙槽骨垂直型吸收
A.慢性白血病 B.贫血性心脏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室间隔缺损,心力衰竭 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A.真菌 B.肠球菌 C.肺炎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预调查 D.捷径调查 E.社会调查
A.3岁、10岁和70岁 B.4岁、9岁和65岁 C.5岁、12岁和65~74岁 D.5岁、15岁和60~65岁 E.5岁、18岁和65~74岁
A.额外牙 B.正常牙 C.牙根尚未发育 D.极度松动 E.上皮珠
A.诞生牙 B.新生牙 C.乳牙结构异常 D.乳牙异位萌出 E.畸形牙
A.血培养 B.胸透或胸片 C.标本动物接种 D.结核菌素试验 E.活检
A.创伤性溃疡 B.结核性溃疡 C.梅毒 D.癌性溃疡 E.深部真菌感染
A.人老掉牙是自然现象 B.人老牙不老 C.人老掉牙时可用义齿修复 D.健康牙齿可以伴终身 E.老人不要拔牙
A.氟化物有益健康 B.氟化物有益口腔健康 C.氟化物过多有害 D.氟化物过少有损口腔健康 E.除氟害兴氟利
患儿,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双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0~3/HP。 哪项是不常见的病因()
A.细菌病毒 B.食物,如鱼、牛奶 C.某些药物 D.寒冷因素 E.放射性物质
患儿,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双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0~3/HP。 诊断可能是()
A.急性阑尾炎 B.肠套叠 C.风湿性关节炎 D.过敏性紫癜 E.急性肾小球肾炎
A.麻醉测验 B.冷测验 C.热测验 D.染色法测验 E.咬诊法测验
A.慢性根尖周脓肿 B.慢性根尖周囊肿 C.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D.逆行性牙髓炎 E.急性牙髓炎
A.关节盘中间带 B.关节盘前带 C.关节盘后带 D.关节盘双板区 E.任一部位
A.开口型偏患侧 B.开口型偏健侧 C.开口型不偏 D.开口型歪曲 E.牙关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