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恶性多形性腺瘤 B.腺样囊性癌 C.恶性肌上皮瘤 D.上皮-肌上皮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A.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B.用药剂量过大 C.作用的选择性低 D.病人的肝、肾功能差 E.病人对药物过敏
A.减弱心肌收缩力 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C.收缩血管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减少肾素释放
不属于苯二氮类药物作用特点的是()。
A.具有抗焦虑作用 B.具有外周性肌松作用 C.具有镇静作用 D.具有催眠作用 E.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A.苯巴比妥 B.磺胺嘧啶 C.氢氯噻嗪 D.青霉素 E.阿司匹林
大多数脱氢酶的辅酶是()。
A.FADH2 B.NAD+ C.Cytc D.CoA E.NADP+
A.miRNA B.mRNA C.tRNA D.rRNA E.hnRNA
A.CM B.VLDL C.HDL D.IDL E.LDL
A.巨细胞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人乳头瘤病毒 D.腺病毒 E.EB病毒
大肠埃希菌O157:H7引起的腹泻特点是()。
A.脓性便 B.血样便 C.米泔水样便 D.蛋花样便 E.黏液便
A.鼻咽癌 B.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C.宫颈癌 D.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可激动骨骼肌N2受体的药物是()。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氯琥珀胆碱 D.毒扁豆碱 E.筒箭毒碱
A.癫痫持续状态 B.癫痫大发作 C.癫痫小发作 D.局限性发作 E.抗心律失常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除外()。
A.阻断肾小球旁器β1受体,肾素分泌减少 B.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C.扩张外周血管 D.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递质释放的正反馈调节作用减弱 E.阻断心血管中枢β受体,外周交感神经张力下降
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磺胺甲基异噁唑 D.红霉素 E.头孢噻肟
A.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E.减少微生物的数量
A.皮肤表面 B.黏膜表面 C.外耳道 D.血液 E.眼结膜
A.只出现在乙肝患者的血清中 B.阳性者不能做献血员 C.具有抗原性,其相应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D.只存在Dane颗粒表面 E.阳性者可以输血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免疫缺陷病 D.肿瘤 E.移植排斥反应
A.CD16和CD64 B.CD79a和CD79b C.CD16和CD32 D.CD32和CD64 E.CD80和CD86
A.补体激活的整个过程都涉及酶促反应 B.补体是一组以活性酶的形式存在的蛋白质 C.补体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D.补体对热不敏感 E.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A.T细胞凋亡 B.T细胞分裂 C.T细胞处于克隆无能状态 D.T细胞克隆扩增 E.以上都不是
A.胚胎4个月 B.新生儿期 C.出生16~18个月 D.出生4~6个月 E.出生24个月
A.下颌中切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颌尖牙 D.下颌尖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A.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 B.上颌磨牙的牙冠呈斜方形 C.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 D.上颌磨牙颊尖钝而舌尖锐 E.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
A.正中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的关系 B.正中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水平距离 C.前伸位时,下前牙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 D.正中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 E.下颌前伸时,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时下颌运动的距离
前牙覆,正常的是()。
A.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唇面小于1/2 B.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唇面小于2/3 C.上前牙不能完全盖过下前牙唇面 D.上前牙与下前牙的切缘相对 E.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唇面在切道1/3以内
A.牙齿在牙列中都有一定的倾斜 B.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并与面部外形协同 C.牙弓的动态一般可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及尖圆形三种 D.上下颌的后牙都向颊侧倾斜 E.以上都不正确
A.中切牙 B.侧切牙 C.尖牙 D.前磨牙 E.磨牙
A.腭帆提肌 B.腭帆张肌 C.咽上缩肌 D.腭舌肌 E.腭垂肌
A.上、下颏棘 B.颏结节 C.舌下腺窝 D.下颌小舌 E.下颌下腺窝
A.颏孔区 B.下颌孔区 C.下颌角 D.正中联合处 E.髁突颈部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腭中神经 E.以上全包括
A.开始在颈内动脉前内侧,继而转到前外侧 B.来源于颈总动脉 C.在颈部有一系列分支 D.上行于腮腺的浅面,形成终支一颞浅动脉 E.暂时阻断颈外动脉,颞浅动脉和面动脉均无搏动
A.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 B.舌动脉起始处 C.面动脉起始处 D.上颌动脉起始处 E.面横动脉起始处
A.舌神经、颊神经、下牙槽神经 B.颊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 C.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D.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 E.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A.位于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背侧 B.在颈静脉孔处续于横窦 C.在锁骨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 D.回流头面部所有的静脉血 E.属支多在舌骨大角附近汇入
A.面神经颞支 B.面神经颧支 C.面神经下颌缘支 D.面神经颊支 E.面神经颈支
A.颞骨 B.额骨 C.蝶骨 D.顶骨 E.枕骨
A.在一定时间内嚼碎食物的数量 B.嚼碎一定量食物所需的时间 C.在一定时间内将食物嚼碎的能力 D.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 E.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程度
A.降口角肌 B.提上唇肌 C.笑肌 D.颧肌 E.提口角肌
A.出腮腺前缘行于咬肌筋膜深面 B.一般与腮腺导管平行 C.损伤时口角歪斜 D.来自颞面干 E.位于耳屏间切迹与鼻翼上缘的连线
A.尖圆形 B.方圆形和尖圆形 C.尖圆形和椭圆形 D.方圆形和椭圆形 E.方圆形、尖圆形和卵圆形
A.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B.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C.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D.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E.由牙尖的两斜面相遇而成的嵴
A.若近颊根分为颊、舌两根管口时,两根管口较扁 B.近颊根管口较圆 C.近颊根管的舌侧根管口距舌侧根管最近 D.远颊根管口较扁 E.舌侧根管口较窄
A.纤维细胞 B.上皮细胞 C.软骨细胞 D.神经嵴细胞 E.肌细胞
A.近牙髓一端较粗,越近表面越细 B.行程中有许多侧支可存在于球间牙本质内 C.在近髓侧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小管数目之比为4:1 D.可越过釉质牙本质界,进入釉质内 E.在牙颈部弯曲成"∽"形
A.神经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黏液组织 D.致密结缔组织 E.脂肪组织
A.粒层不明显 B.表层无角化 C.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比较平坦 D.有较疏松的黏膜下组织 E.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A.未经治疗的牙髓炎 B.未经治疗的牙髓钙化 C.牙内吸收 D.急性根尖周炎 E.牙髓萎缩
A.是指发生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擦掉 B.是一个组织学名词 C.分均质型和非均质型 D.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 E.可表现不同程度上的上皮异常增生
A.腺泡萎缩,变性,消失 B.导管扩张 C.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D.导管细胞增生,形成上皮细胞岛 E.小叶间隔破坏,消失
A.牙髓内神经很丰富 B.大多数是无髓神经 C.靠近多细胞层的神经纤维形成网状,称为神经壁层 D.神经轴突止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或牙本质小管内 E.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牙髓神经常反应为痛觉
A.球状突 B.托姆斯突 C.外釉突 D.赫特威突 E.上皮隔
A.血管内皮细胞 B.黑素细胞 C.朗汉斯细胞 D.肌上皮细胞 E.淋巴细胞
A.扁平细胞 B.角化细胞 C.粒细胞 D.棘细胞 E.基底细胞
A.接触点丧失 B.牙色泽棕黄色 C.牙冠向切缘咬面变细 D.牙本质粗糙 E.常见前牙深覆
A.四肢畸形 B.颅盖骨未钙化 C.乳牙恒牙的早失 D.未形成正常的牙周连接 E.不发生牙本质形成异常
以15N、14C标记的氨基酸饲养犬,然后观察其尿排泄物中含15N、14C双标记的化合物。可发现含量最多的是()。
A.尿酸 B.尿素 C.肌酐 D.β-丙氨酸 E.尿胆素
A.舌下肉阜 B.舌系带 C.舌腹后分 D.舌下皱襞 E.下前牙舌侧
A.β链第六位Glu-Val B.β链第六位Val-Glu C.α链第六位Glu-Val D.α链第六位Val-Glu E.以上都不是
A.G蛋白偶联受体 B.与细胞质中蛋白激酶偶联受体 C.含鸟苷酸环化酶结构受体 D.含酪氨酸激酶结构受体 E.细胞质内受体
A.牛磺胆酸 B.鹅脱氧胆酸 C.甘氨脱氧胆酸 D.石胆酸 E.甘氨胆酸
A.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C.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 D.是细菌必不可少的结构 E.可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消除
A.可以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B.可以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RNA可以携带遗传信息 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A.给胎儿输母亲的红细胞 B.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注射 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 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亲产生抗Rh抗体 E.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
男,29岁。诊断为AIDS。下列关于AI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伴发Kaposi肉瘤 B.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 C.易发机会感染 D.疫苗预防有效 E.此患者OT试验常为强阳性
A.流感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麻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A.喉返神经 B.迷走神经 C.颈交感神经 D.舌下神经 E.副神经
患者,女性,39岁,双侧颞下颌关节区弹响、不适2年多,明显加重1周。近来因家事繁多,精神紧张,睡眠差并出现紧咬牙,自觉肌肉酸痛。临床检查示:精神忧虑,张口度38mm,张口型偏摆不定,右侧关节张口末及左侧开口初弹响,咬肌、颞肌、翼外肌触痛。非工作侧干扰。合适的治疗方案为()。
A.理疗(消除肌肉疼痛)、治疗关节内病变、心理治疗 B.调、心理治疗 C.治疗关节内病变、调 D.心理治疗、理疗 E.心理治疗、理疗、调
某一青年患者的下颌第一前磨牙面因釉质发育不全。继发龋坏,导致面形态丧失,在用高嵌体恢复面形态时,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面呈方圆形,颊尖与舌尖基本一致 B.颊尖与舌尖均偏近中 C.面中央没有明显的嵴 D.面中央有中央窝 E.以上都不是
A.上牙槽后神经+腭后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D.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E.上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
某40岁患者,在口腔检查时,被要求做以下动作:下颌自然闭合到与上颌牙齿接触,并紧咬牙。检查发现,此时他口内的所有牙都保持接触,磨耗面对良好,此时这个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
A.正中关系 B.正中 C.正中位 D.正中关系位 E.以上都不是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A.髁突颈部骨折 B.颧弓骨折 C.喙突骨折 D.下颌角线性骨折 E.下颌正中区粉碎性骨折
患者,女性,35岁。右上第一磨牙面纵向隐裂且累及牙髓,临床牙冠较短,咬紧,根管治疗已完成,叩痛(-),根尖周未见异常。该病例的最佳修复体设计是()。
A.合金嵌体 B.瓷嵌体 C.全瓷冠 D.铸造金属全冠 E.金属烤瓷冠
A.膝状神经节 B.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C.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D.鼓索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 E.茎乳孔以外
A.解剖变异 B.患者紧张 C.没有麻醉同侧的腭前神经 D.患者对疼痛敏感 E.分离牙龈时用力过重
A.上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腭后神经 E.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A.急性牙髓炎 B.牙髓纤维性变 C.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D.上皮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E.溃疡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A.吊销其医院执业证书 B.警告或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C.警告或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一年 D.调离医师岗位 E.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A.混合瘤 B.恶性混合瘤 C.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D.腺样囊性癌 E.乳头状囊腺瘤
A.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B.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C.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D.黏液表皮样瘤 E.中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
A.牙源性腺样瘤 B.牙瘤 C.牙源性钙化囊肿 D.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E.牙本质瘤
A.皮样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畸胎样囊肿 D.鳃裂囊肿 E.表皮样囊肿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囊肿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角化囊肿 E.牙源性腺样瘤
A.Garre骨髓炎 B.致密性骨炎 C.骨化性骨膜炎 D.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E.慢性弥漫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
A.多形性腺瘤 B.Warthin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腺泡细胞癌 E.肌上皮瘤
A.静止期牙周炎 B.活动期牙周炎 C.牙周变性 D.牙周萎缩 E.牙周创伤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样囊性癌 C.腺泡细胞癌 D.恶性混合瘤 E.上皮-肌上皮癌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样囊腺癌 C.囊腺癌 D.多形性腺瘤 E.囊腺瘤
A.慢性牙周炎 B.慢性龈炎 C.龈增生 D.浆细胞龈炎 E.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颅底-上牙槽座角 B.颅底-下牙槽座角 C.面角 D.颌平面角 E.上中切牙角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压力式印模 D.非压力印模 E.分区印模法
A.乙肝五项为HBsAg、HBeAg、anti-HBc阳性 B.anti-HBs、anti-HBe、anti-HBc阳性、HBV-DNA阴性 C.anti-HBs阳性 D.anti-HAVIgM阴性、anti-HAVIgG阳性 E.HBsAg、anti-HBc阳性、anti-HCV阳性
A.作用为紧张腭帆,开大咽鼓管 B.使软腭上提,咽侧壁向内运动 C.下降腭帆,紧缩咽门 D.上提咽喉,向前牵引咽腭弓,使两侧咽腭弓接近 E.提腭垂
A.0.18~0.25mm B.3~3.5mm C.2.5~3.5mm D.1~2mm E.2mm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酚妥拉明 E.多巴胺
A.对于前牙残根 B.对于后牙残根 C.对于少量牙槽嵴缺损的牙列缺损 D.对于较大范围的牙列缺损 E.对于大范围的牙槽嵴缺损或颌骨缺损
A.前牙区为主,尤其是下前牙区最为显著,也可波及全口牙的牙龈 B.前牙区的唇侧牙龈 C.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牙龈,以前牙区为重 D.单个的牙间乳头 E.全口牙龈,以前牙区较重,只发生于有牙区下列疾病的主要累及病变区是
A.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小,非倒凹区大,而远缺牙区的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 B.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 C.倒凹区与非倒凹区均大 D.倒凹区均大,非倒凹区均小 E.倒凹区均小,非倒凹区均大
A.暂时制动 B.牙间结扎 C.颌间结扎 D.暂不处理,随访 E.切开复位,内固定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A.1周 B.1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E.6个月
A.单纯性龈炎 B.慢性龈缘炎 C.青春期龈炎 D.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E.急性龈乳头炎
A.牙菌斑 B.正畸治疗 C.青春期体内激素的变化 D.龋洞 E.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患儿,10岁,半小时前不慎摔断牙松动渗血。 临床检查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A.牙折线的方向及位置 B.叩痛 C.冷热诊 D.电活力测定 E.牙齿颜色
患儿,10岁,半小时前不慎摔断牙松动渗血。 对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CT B.华特位片 C.上颌前部咬片 D.根尖片 E.曲面体层片
A.牙龈乳头炎 B.三叉神经痛 C.急性上颌窦类 D.急性根尖周炎 E.急性牙髓炎
A.开髓引流 B.治疗龋齿,龈乳头上药 C.X线片决定存留 D.口服消炎镇痛药 E.洁治、冲洗、上药
A.X线检查 B.牙周探查 C.口腔卫生状况检查 D.牙体检查 E.体温检查
A.Ⅱ度根分叉病变 B.水平型骨吸收 C.牙髓炎 D.Ⅲ度根分叉病变 E.牙周脓肿
A.1周后 B.1个月后 C.3个月后 D.半年后 E.1年后
A.健康状况 B.吸烟史 C.家庭发病情况 D.既往用药史 E.局部有无创伤史
A.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B.黏膜血疱 C.药物过敏性口炎 D.贝赫切特综合征 E.接触性口炎
A.30秒 B.60秒 C.90秒 D.120秒 E.150秒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60%
A.左下颌下腺造影 B.左下颌下腺穿刺 C.下颌横断片(下颌咬片) D.左下颌下腺活检 E.ECT放射性核素扫描
A.涎石病伴左下颌下腺炎 B.左下颌下腺囊肿 C.左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D.左侧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 E.左下颌下腺混合瘤
女,56岁,近1~2年来自觉口内多个牙松动,咬无力。检查:缺失,松动Ⅱ度。X线片示全口牙牙槽骨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3~1/2。 影响该患者牙松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相邻牙是否缺失 B.牙根的形态 C.牙根的数目 D.牙槽骨吸收程度 E.相邻牙缺失时间的长短
女,56岁,近1~2年来自觉口内多个牙松动,咬无力。检查:缺失,松动Ⅱ度。X线片示全口牙牙槽骨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3~1/2。 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A.青少年后期牙周炎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快速进展型牙周炎 E.成人牙周炎
患者,男性,35岁。右上后牙夜痛不能眠1日。3个月来右侧下后牙冷水引起疼痛,咬物不适。近日夜痛影响睡眠,并引起右半侧头、面和耳后部痛。检查时见右侧上、下磨牙均有咬面和邻面深龋洞,右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 为确定患牙进行的检查是()。
A.探诊 B.叩诊 C.松动度 D.温度测验 E.X线片检查
患者,男性,35岁。右上后牙夜痛不能眠1日。3个月来右侧下后牙冷水引起疼痛,咬物不适。近日夜痛影响睡眠,并引起右半侧头、面和耳后部痛。检查时见右侧上、下磨牙均有咬面和邻面深龋洞,右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 根据患者疼痛的性质,主患牙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深龋 B.可复性牙髓炎 C.急性牙髓炎 D.智牙冠周炎 E.急性中耳炎
患者,男性,32岁,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咬疼痛1周,近2日疼痛明显加重,感患牙伸长,并出现自发痛,无放射痛。口检远中邻面树脂充填物完好,叩痛,牙齿Ⅰ度松动,龈(-),根尖区轻度压痛。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根尖周炎 C.急性牙周炎 D.急性牙龈炎 E.材料不足,无法作出正确诊断
患者,男性,32岁,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咬疼痛1周,近2日疼痛明显加重,感患牙伸长,并出现自发痛,无放射痛。口检远中邻面树脂充填物完好,叩痛,牙齿Ⅰ度松动,龈(-),根尖区轻度压痛。 对诊断最有帮助的一项检查是()。
A.X线片 B.冷热测 C.电活力测 D.牙面染色 E.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A.联合伤 B.混合伤 C.多发伤 D.多处伤 E.复合伤
A.镇痛 B.骨折固定 C.镇静 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