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是指()。
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 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 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
A.溴化氢 B.2,4-二硝基氟苯 C.3-巯基乙醇 D.碘乙酸 E.三氯醋酸
A.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 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局部构象 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 D.蛋白质分子都具有四级结构 E.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固定
A.蛋白质变性析出 B.蛋白质变性,但不析出 C.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 D.蛋白质变性,冷却又复性 E.蛋白质水解为混合氨基酸
A.只存在于α角蛋白中 B.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片层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呈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E.肽平面的二面角与α螺旋的相同
A.舌下给药 B.吸入给药 C.静脉给药 D.皮下给药 E.口服给药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麻黄碱
苯二氮革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A.直接和GABA受体结合,增加GABA神经元的功能 B.与苯二氮革受体结合,生成新的抑制性蛋白起作用 C.不通过受体,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与其受体结合后促进GABA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 E.与其受体结合后促进GABA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时间
A.分娩止痛 B.支气管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颅脑外伤止痛 E.感染性腹泻
A.6个月 B.18个月 C.1年 D.2年 E.3年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E.60日内
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B.尊重患者隐私权 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 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A.氟使釉质晶体结构变得更稳定 B.乳牙酸蚀处理时应延长时间 C.面点隙裂沟为龋的始发位置 D.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加釉质的抗剪切强度 E.釉质中无细胞和血液循环,牙髓坏死对釉质代谢无影响
A.原发性牙本质 B.继发性牙本质 C.修复性牙本质 D.管间牙本质 E.透明牙本质
A.0.1mm B.0.15~0.38mm C.0.4mm D.3~4mm E.1~2mm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味蕾
A.受孕后1周 B.受孕后2周 C.受孕后10周 D.受孕后3~8周 E.受孕后9周
A.上颌突 B.下颌突 C.球状突 D.额鼻突 E.侧鼻突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结缔组织乳头
A.外釉上皮 B.内釉上皮 C.星网状层 D.中间层 E.成牙本质细胞层
A.烧瓶状,口小底大 B.烧瓶状,口大底小 C.浅碟状,口大底浅 D.三角形,顶向釉质牙本质界 E.三角形,顶向釉质表面
A.根尖瘘管形成 B.根尖大片钙化 C.根尖周肉芽组织形成 D.根尖牙槽骨吸收 E.根尖牙骨质破坏
A.上皮表层出现较多角化 B.上皮细胞异形性明显 C.上皮细胞角化层细胞核未消失 D.上皮棘层内出现角化 E.上皮角化层呈疣状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S-100蛋白 D.波形蛋白 E.角蛋白
A.上皮团块周边细胞呈柱状 B.上皮团块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C.上皮团块周边细胞呈立方状 D.上皮团块周边细胞呈双层 E.上皮团块周边细胞呈透明
A.肿瘤细胞坏死脱落 B.肿瘤细胞退行性变 C.肿瘤细胞凋亡形成 D.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E.肌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A.牙源性钙化囊肿 B.萌出囊肿 C.牙源性角化囊肿 D.含牙囊肿 E.成人龈囊肿
A.腺淋巴瘤 B.多形性腺瘤 C.腺样囊性癌 D.基底细胞腺瘤 E.上皮-肌上皮癌
A.上皮团块中出现纤维化 B.上皮团块中出现囊性变 C.上皮团块中出现颗粒性变 D.上皮团块中出现鳞状化生 E.上皮团块中出现角化珠
下列哪项不是综合征的病理变化()。
A.淋巴细胞灶状浸润 B.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 C.小叶内腺泡全部消失 D.小叶内导管的导管上皮增生 E.小叶轮廓保留
A.骨小梁呈“C”或“V”形 B.纤维结缔组织替代骨组织 C.骨小梁周边出现较多的成骨细胞 D.纤维结缔组织充满骨髓腔 E.骨结构排列紊乱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患者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A.前提 B.依据 C.效果判定 D.效果评价 E.准则
A.医德学 B.元伦理学 C.应用伦理学 D.道德哲学 E.生命伦理学
A.“医乃仁术” B.有能力做的就应该去做 C.“大医精诚” D.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 E.前沿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有医德参与
A.自主性 B.平等性 C.开放性 D.竞争性 E.可控性
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 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实现 C.使临床治疗质量不断提高 D.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医德问题 E.对医务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A.牙数从少到多 B.牙根从无到有 C.从多列牙到双列牙 D.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E.从分散到集中
A.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B.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发挥磨碎功能的部分 D.被牙本质所包裹的牙体部分 E.由釉质所包裹的牙体部分
A.12435678 B.12345678 C.61234578 D.61253478 E.6124357R
A.圆五边形 B.两牙尖嵴相交成90° C.牙尖偏近中 D.外形高点在颈1/3与中1/3交接处 E.发育沟不明显
A.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B.轴面与轴面相交所形成的长形线状隆起 C.在唇、颊面上的长形线状隆起 D.在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E.颌面与轴面相交的长形隆起
A.下颌侧切牙唇面较平 B.下颌侧切牙边缘嵴较明显 C.上颌侧切牙唇面较圆 D.下颌侧切牙为扁根 E.邻面观上颌侧切牙的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A.牙冠短小,色白 B.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特突,牙冠由颈部向方缩小 C.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 D.第二乳磨牙的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 E.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大小相等,远中尖最小
A.上颌磨牙的牙冠呈斜方形 B.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 C.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 D.上颌磨牙颊尖钝而舌尖锐 E.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
A.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较小、色白 B.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 C.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面尖窝清晰 D.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大小约相等 E.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
A.两个面 B.3个面 C.4个面 D.5个面 E.6个面
A.髓腔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缩小 B.乳牙髓腔比恒牙大 C.青少年的恒牙髓腔比老年者大 D.髓室顶、髓角随着牙的不断磨耗而降低 E.外伤、龋病对牙体的侵袭使髓腔缩小
建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
A.唇颊肌 B.升颌肌和舌肌 C.咽肌 D.表情肌 E.舌骨上肌群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 D.前伸位 E.下颌后退接触位
横曲线由哪些牙尖的连线所构成()。
A.左右两侧磨牙舌尖的连线 B.左右两侧前磨牙的颊舌尖的连线 C.左右两侧磨牙颊舌尖的连线 D.左右两侧磨牙颊尖的连线 E.左右两侧前磨牙舌尖的连线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前伸位
尖牙保护的理论依据是()。
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咀嚼力 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 C.尖牙在恒牙中往往存留到最后 D.尖牙易在牙列中处于唇舌错位状态 E.尖牙是不重要的牙
牙尖交错位可以沿用“正中位”的名称是由于()。
A.牙尖交错就是正中 B.多数人牙尖交错的下颌位置都是处于正中 C.牙尖交错时髁突位于最后、最上、最中的位置 D.牙尖交错也可以称为正中关系 E.A+C
A.牙咬合接触时,下颌运动无明显的瞬息停止 B.咀嚼周期形态不稳定 C.咀嚼周期速度变化大 D.运动中没有节律 E.轨迹面具有似滴泪水的形态
A.关节翼肌窝为翼外肌附着处 B.下颌小舌为翼下颌韧带附着处 C.翼肌粗隆为翼内肌附着处 D.茎突下颌韧带附着于下颌角处 E.上颏棘为颏舌肌的附着处
A.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 B.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C.眶下孔朝向前内下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应为前内下 D.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 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窝
A.11%~20% B.6%~10% C.0.3%~0.5% D.0.01%~0.1% E.1%~5%
高压蒸汽灭菌法通常在103.4kPa(1.05kg/cm2)的压力下维持时间为()。
A.1~5分钟 B.6~10分钟 C.15~20分钟 D.30~40分钟 E.55~60分钟
A.特异性 B.记忆性 C.识别自己非己 D.非特异性 E.耐受性
A.大多数为蛋白质 B.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C.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D.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 E.大多数为多糖物质
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脏 E.黏膜淋巴组织
A.水 B.食物 C.土壤 D.药物 E.空气
A.依地酸二钠钙 B.青霉胺 C.左旋多巴 D.二乙三胺五乙酸三钠钙 E.二巯基丙磺酸钠
A.摄取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B.食物对人体无害 C.合理烹调加工,提高消化率,减少营养的损失 D.食品多样化,感观性状良好,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E.多食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A.在体内消耗掉 B.在体内保留 C.被机体吸收 D.被机体利用 E.被机体排出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医生甲 B.医生乙 C.医生丙 D.医生丁 E.医生甲和乙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A.腮腺良性肿瘤 B.腮腺恶性肿瘤 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D.腮腺腺体瘘 E.涎石病
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腮腺恶性肿瘤 D.腮腺瘘 E.涎石病
A.梦的分析 B.移情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E.自我调节
A.医学中能不能做与伦理上应不应做的矛盾 B.临床诊断技术的问题 C.临床治疗技术的问题 D.服务态度的问题 E.医药卫生资源宏观分配的矛盾
A.左翼外肌痉挛 B.左髁突破坏 C.左关节盘穿孔 D.左关节盘前移位,髁突后移 E.左关节盘前移位,关节前移
A.复合树脂 B.自凝塑料 C.烤瓷 D.铸造陶瓷 E.金属
A.与观测线平齐 B.在观测线上缘 C.在观测线上方0.1mm D.在观测线下方0.1mm E.在观测线下方0.2mm
A.≤30μm B.35~40μm C.45~50μm D.55~60μm E.65~70μm
A.美观 B.发音 C.维持龈组织的正常张力 D.保证食物的正常溢出道 E.利于修复体的自洁作用
A.1小时后 B.4小时后 C.8小时后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金属面牙适用于()。
A.缺牙间隙的近、远中距正常及多个后牙连续缺失 B.缺牙区牙槽嵴骨吸收严重者 C.因邻牙向缺隙倾斜、移位,使缺隙牙龈距、近远中距减小者 D.对颌牙为牙周病Ⅱ度松动 E.外科手术后有颌骨及软组织缺损者
A.咬合基本良好 B.无翘动 C.边缘密合 D.边缘达到设计位置 E.接触点松紧度适当
A.为了保护牙体组织,尽可能保留一切牙体结构与组织 B.根据缺损及牙体组织情况,合理选择设计修复体类型 C.采用适当的辅助增强固位措施 D.修复体有适当的厚度与体积 E.保证修复体的制作质量
A.尖牙唇侧 B.牙槽嵴顶 C.上颌隆突 D.上颌结节颊侧 E.内斜嵴处
A.激动剂 B.蛋白变性剂 C.激活剂 D.竞争性抑制剂 E.非竞争性抑制剂
A.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B.反射性地兴奋呼吸的作用 C.外周性肌肉松弛作用 D.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E.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
A.釉丛 B.釉梭 C.釉板 D.釉质牙本质界 E.釉质的生长线
A.冷刺激一过性痛 B.温度刺激迟缓性痛 C.自发性阵发痛 D.自发性持续胀痛 E.疼痛有“扳机点”
A.实践性特征 B.继承性特征 C.时代性特征 D.客观性特征 E.道德性特征
A.眶下间隙 B.颊间隙 C.咬肌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颞下间隙
近中是指()。
远中是指()。
A.0.3mm B.0.4mm C.0.5mm D.0.9mm E.1.0mm
A.拔牙后固定修复的最佳时机 B.前牙创伤牙折伴牙周膜撕裂伤,根管治疗后到桩冠修复时的需要时间 C.拔牙后上颌种植修复时的最佳时间 D.拔牙后进行可摘义齿修复的最短时间 E.拔牙后下颌种植修复的最佳时间
A.基牙的远、近缺隙侧均有明显的倒凹 B.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C.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D.基牙向颊侧倾斜时所形成的观测线 E.基牙向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观测线
A.单臂卡环 B.双臂卡环 C.间隙卡环 D.I形卡环 E.T形卡环
A.窝沟封闭 B.根管治疗 C.定期口腔检查 D.预防性充填 E.早期充填
A.变异系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全距 E.中位数
A.计数资料 B.定性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计量资料
A.负偏态资料 B.正偏态资料 C.偏态资料 D.正态或近似正态资料 E.右偏态资料
A.开髓开放 B.局部封闭、观察 C.服消炎镇痛药 D.针灸并服中草药 E.拔除患牙患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根尖炎 C.慢性牙髓炎 D.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E.可复性牙髓炎
A.叩诊 B.探诊 C.扪诊 D.温度测验 E.X线片检查
A.唇癌伴感染 B.唇痈伴蜂窝织炎 C.下颌下淋巴结炎 D.左眶下间隙感染 E.上唇基底细胞癌
A.脑脓肿 B.肝脓肿 C.海绵窦化脓性血栓静脉炎 D.败血症 E.脓毒血症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肺炎双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变形链球菌
A.冠周炎 B.牙间乳头炎 C.急性牙周脓肿 D.缘龈炎 E.创伤
A.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急性炎症消退后牙周治疗 B.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 C.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调整咬合 D.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拔除第三磨牙 E.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及时修复对颌牙
A.医生站在患者的右后方 B.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 C.肌功能修整时牵拉颊部肌肉向下前内方向 D.合适的个别托盘设入口内,在唇、颊、舌活动时保持不动 E.利用个别托盘取模可以不做边缘整塑
A.哥特式弓描记法 B.面部外形观察法 C.卷舌后舔法 D.后牙咬合法 E.肌监控仪法
A.基托组织面未对骨突、骨嵴做有效缓冲 B.垂直距离过高 C.咬合有个别牙早接触 D.黏膜过薄 E.牙槽嵴窄而低平
A.成品不锈钢冠桩,加树脂桩核 B.成品不锈钢冠桩,加银汞桩核 C.个别铸造冠桩,加树脂桩核 D.不锈钢丝冠桩,加树脂桩核 E.个别铸造桩核
A.立即 B.3天 C.1周 D.3周 E.4周以上
A.根管充填后,行永久性桩冠修复 B.根管充填后,行暂时性桩冠修复 C.拔除患牙后,行固定桥修复 D.拔除患牙后,行可摘义齿修复 E.拔除患牙后,行种植义齿修复
A.乳酸杆菌 B.黏性放线菌 C.内氏放线菌 D.变形链球菌 E.血链球菌
A.形成Stephan曲线 B.使釉质脱矿 C.细菌更容易凝聚 D.菌斑成熟度增加 E.唾液缓冲能力降低
A.口感和味道 B.加工方式和包装形式 C.是否易消化 D.口腔产酸力和滞留时间 E.食物的精细程度
A.保健牙刷刷牙 B.牙周洁治 C.窝沟封闭 D.窝沟封闭和含氟牙膏 E.含氟牙膏和氟水漱口
A.起草口腔保健计划 B.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C.选择口腔预防项目 D.研讨质量监控指标 E.口腔保健培训班
患者男,45岁,4年前上颌义齿修复,现咀嚼不烂食物,且疼痛。查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托与黏膜贴合,边缘伸展稍长,义齿面磨损。右前弓区黏膜转折处及右远中颊角处有溃疡。 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加深义齿面窝沟 B.压痛处缓冲 C.上下义齿重做 D.重新制作义齿,排列硬质牙 E.用自凝塑料恢复磨损的面
患者男,45岁,4年前上颌义齿修复,现咀嚼不烂食物,且疼痛。查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托与黏膜贴合,边缘伸展稍长,义齿面磨损。右前弓区黏膜转折处及右远中颊角处有溃疡。 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检查是()。
A.卡环与基牙是否贴合 B.垂直距离是否降低 C.基牙有无龋坏 D.牙槽嵴健康状况 E.基牙牙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