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环甲膜 B、甲状软骨 C、甲状腺 D、声带 E、上段淋巴结
A、模拟定位机 B、钴-60治疗机 C、加速器 D、x线治疗机 E、经距离后装机
A、射线能量 B、肿瘤中心水平面积 C、肿瘤深度 D、源皮距 E、中心轴上任意一点吸收计量率
A、后装技术 B、能量常为6MV C、源微型化 D、高活性源,高剂量率治疗 E、用微机设计治疗计划
A、高LET是指剂量单位上的能量转换 B、高LET是指长度单位上的转换 C、高LET是指次级粒子径迹单位长度上的能量转换 D、高LET是指生物效应高,氧增强比高 E、高LET不具有BrAgg峰特征
A、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B、尊重患者人格和权利 C、利用职务,以医谋私 D、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E、为患者保守医疗状况秘密
A、照射前、中、后查 B、核对患者姓名、射线质、照射方式 C、核对剂量(时间)、照射面积 D、核对源皮距、各种附件 E、核对患者体厚
A、SSD±2.0Cm B、SAD±0.5Cm C、限皮距>15.0Cm D、定位激光灯中心线±0.1Cm E、机架角±0.1°
A、S期 B、M期G2期 C、G1期 D、G0 E、G2期
A、细胞生存曲线呈指数曲线 B、不存在(很少)有亚致死损伤修复 C、相对生物效应较低 D、氧增强比OE、R较低 E、细胞生存曲线肩区很小
A、全身反应 B、血象反应 C、局部反应 D、全身反应,血象反应 E、全身反应,血象反应,局部反应
A、全肝区不应超过25Gy B、全肾区不应超过20Gy C、脊髓不应超过45Gy D、晶体不应超过60Gy E、睾丸不应超过1Gy
A、生物效应好是其主要优点 B、物理特性好是其主要优点 C、质子是一种带电粒子 D、质子氧增强比X线、Г线相同 E、质子相对生物效应与X线Г线相同
A、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中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和质子之和 E、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与质子之差
A、X射线 B、光波 C、无线电波 D、紫外线 E、超声波
A、N0=衰变前的原子数 B、N=衰变到t时间的原子数 C、T=由N0到N的时间 D、λ=衰变常数,与放射性元素无关 E、E=自然对数,值为2.71828
A、X线没有电荷,不受电场影响 B、X线没有质量,不受重力影响 C、穿过物质是,其强度按指数衰变 D、X线不属于电磁辐射 E、X线不能被聚焦
A、肿瘤剂量要求准确 B、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 C、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 D、保护周围重要器官 E、扩大照射区域
A、体位 B、射野中心 C、机架角 D、源轴距 E、固定条件
A、立体定向定位框架和摆位框架的使用 B、三维坐标重复的的高精度 C、靶区定位和摆位的准确以及剂量在靶区内高度集中 D、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的高精度 E、CTMRI与PE、T等先进影像工具的辅助和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
A、原子序数 B、电子质量数 C、核外电子数 D、核内质子数 E、核内中子
A、以机架角为半径,机架转轴为旋转中心,将病变中心或靶区放在旋转中心轴上 B、以患者为半径,机架转轴为旋转中心,将病变中心或靶区放在旋转中心轴上 C、以患者皮肤病灶为半径,机架转轴为旋转中心,将病变中心或靶区放在旋转中心轴上 D、当机架给任何角度是,射线束中心不一定穿过病变中心或靶区中心 E、以上都不对
A、常规放疗 B、三维适形放疗 C、适形调强放疗 D、立体定向放疗 E、旋转放疗
A、G1期-S期-G2-M期 B、G2期-G1期-S期-M期 C、M期-S期-G1期-G2期 D、S期-M期-G1期-G2 E、G1期-G2期-S期-M期
A、5KE、V∕μm B、10KE、V∕μm C、15KE、V∕μm D、20KE、V∕μm E、25KE、V∕μm
A、0~10Cm B、15~40Cm C、45~55Cm D、60~150Cm E、150Cm以上
A、镭-226 B、钴-60 C、铯-137 D、铱192 E、锎-252
A、MV B、MEV C、KV D、半价层 E、同位素符号
A、亚致死损伤的修复 B、细胞周期是相的再分布 C、细胞的在增殖 D、肿瘤组织的水肿 E、肿瘤乏氧组织的在氧化
A、 160mm B、 190mm C、 230mm D、 260mm E、 320mm
A、2% B、3% C、4% D、5% E、7%
A、10kv~60kv B、60kv~160kv C、180kv~280kv D、300kv~400kv E、2kv~50kv
A、结构简单 B、深度剂量低 C、能量低 D、易于散射 E、剂量分布差
A、滤掉高能量的能量 B、增加低能量的能量 C、增加皮肤剂量 D、减少部分组织剂量 E、保留高能X线并使其较原射线平均能量高但剂量率有所下降
A、产生的X线可以不经滤过板直接治疗患者 B、采用滤过板,保留高能X线并使其较原射线平均能量低 C、不同的管电压选择不同的滤过板 D、同一管电压,滤过板不同所得的X线半价层相同 E、使用复合滤过板时,从射线窗向外,先放原子序数低的,后放原子序数高的
A、Sn+Cu+Al B、Cu+Sn+Al C、Cu+Al+Sn D、Al+Cu+Sn E、Sn+Al+Cu
A、先对好SSD再给机架角 B、先对好SAD再给机架角 C、先给好角度在对SSD D、先给好角度在对SAD E、先对好照射野大小,在给机架角
A、铅 B、铝 C、铜 D、铜+铝 E、铅+铅
A、铜 B、铝 C、铜+铝 D、铅 E、铜+铅
A、改变附加滤过板,应重测半价层 B、X线机安装时必须测量半价层 C、X线机大修后必须测量半价层 D、更换X线管球时应重测量半价层 E、只有更换X线机时,才需测量半价层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A、5℅ B、1℅ C、2℅ D、3℅ E、4℅
A、质量 B、贝克 C、克镭当量 D、伦琴 E、Rmm或Rhm
A、0.5mR/小时 B、1.0mR/小时 C、1.5mR/小时 D、2.0mR/小时 E、2.5mR/小时
A、0.31MEV B、1.17MEV C、1.25MEV D、1.33MEV E、4MEV
A.5.27年 B.7.59年 C.10.93年 D.10.54年 E.21.08年
A、10 B、11 C、12 D、13 E、15
A、80KV/Cm B、100KV/Cm C、140KV/Cm D、180KV/Cm E、220KV/Cm
A、能量高、深度量大、皮肤剂量高、半影大 B、能量高、深度量小、皮肤剂量低、半影大 C、能量高、深度量大、皮肤剂量低、半影小 D、能量高、深度量小、皮肤剂量高、半影小 E、能量相似、深度量大、皮肤剂量高、半影小
A、交变的漩涡电场 B、交变的超高频电场 C、微波电场 D、磁场 E、超声场
A、电子枪 B、加速管 C、微波功率源 D、束流系统 E、照射头
A、加速器 B、恒温水冷却系统 C、电源及控制系统 D、激光定位灯 E、治疗床
A、电子枪、波导管 B、速调管、磁控管 C、加速管、磁控管 D、加速管、波导管 E、电子枪、速调管
A、驻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B、行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C、电子回旋加速器 D、电子感应加速器 E、质子加速器
A、电子枪 B、加速管 C、磁控管 D、速调管 E、波导管
A、腔内治疗 B、术后放疗 C、组织间插植治疗 D、敷贴治疗 E、埋管治疗
A、40年代末 B、50年代末 C、60年代末 D、70年代末 E、80年代末
A、确定靶区及重要器官的位置 B、确定靶区(或危及器官)的运动范围 C、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志 D、确定靶区剂量分布 E、检查射野挡块的形状及位置
A、MRI B、B、超 C、PE、T D、射野证实片 E、SPE、C、T
A、MLC B、DRR C、BEV D、REV E、DVH
A、患者作腔内治疗时不必禁食,鼻腔部喷入2%利多卡因 B、由护士协助医生置放施源器,嘱患者积极配合,边插边做吞咽动作 C、置放到位后,将施用器塑料管紧固在面罩上,让患者衔住咬口器,以免施用器活动 D、治疗结束后取出施用器并消毒 E、嘱患者两小时后进食,当天以食稀软食物为宜
A、2 B、3 C、4 D、4.5~5 E、6
A、0.5 B、1 C、1.5 D、2 E、2.5
A、4.0mm B、5.0mm C、6.0mm D、7.0mm E、8.5mm
A、声门上区有会厌,会厌披裂皱襞、披裂、喉室 B、声门区有声带,假声带 C、声门下区有环状软骨 D、声门区淋巴引流不多 E、声门上区和下区淋巴引流丰富
A、大脑各叶 B、脑干 C、脊髓 D、视神经 E、晶体
A、2.0Cm B、2.5Cm C、3.0Cm D、3.5Cm E、4.0Cm
A、直线放射器4~8MVX线、钴-60放射机 B、铱-192后装机 C、电子线放射 D、深部X线放射 E、碘-125插植
A、不适合手术的松果体瘤 B、大野足量放射后敏感度差的肿瘤复发 C、手术切净的良性肿瘤 D、颅内高压严重而又无有效减压措施 E、一般情况很差
A、钴-60或6MV~8MV的直线加速器 B、后装治疗机 C、深部X线治疗机 D、电子束 E、碘-125
A、外耳孔至眼外眦连线中心1/2 B、外耳孔至眼外眦连线的中心点后1/3交点上1Cm处 C、外耳孔至眼外眦连线的中心点后1/3交点上2Cm处 D、外耳孔至眼内眦连线的中心点后1/3交点上1Cm处 E、外耳孔至眼内眦连线的中心点后1/3交点上2Cm处
A、椎前肋膜及椎体 B、口咽 C、扁桃体 D、舌根 E、鼻咽
A、X光片 B、B超 C、鼻咽镜 D、MRI E、临床检查
A、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大细胞未分化癌 E、小细胞未分化癌
A、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低分化癌 E、高分化癌
A、锁骨上区 B、纵膈 C、肺门 D、腋下 E、腹腔内
A、食管壁厚约40mm B、内层是粘膜 C、有粘膜下层 D、有肌层 E、最外层是薄纤维外膜
A、加速器高能X线 B、铯-137中距离治疗机 C、浅层X线治疗机 D、深层X线治疗机 E、接触X线治疗机
A、全身衰弱 B、全身症状不明显 C、较重的患者多 D、局部淋巴区域不明显 E、纵隔侵犯不明显
A、上缘为两侧乳突尖的连线,下缘在第10胸椎下缘 B、上缘为两侧乳突尖的连线,下缘在第10胸椎上缘 C、上缘为两侧乳突尖的连线上1Cm,下缘在第7胸椎下缘 D、上缘为两侧乳突尖的连线上1Cm,下缘在第7胸椎上缘 E、上缘为两侧乳突尖的连线,下缘在第11胸椎下缘
A、第一前肋水平 B、第一后肋水平 C、第二前肋水平 D、第二后肋水平 E、第三前肋水平
A、肿瘤局限,包膜完整 B、肿瘤已扩散到主动脉淋巴结 C、腹膜有种植者 D、血源性转移至肺、肝、骨等 E、双侧肾受侵犯
A、20C、m×15Cm B、25C、m×20Cm C、30C、m×25Cm D、8C、m×15Cm E、10C、m×10Cm
A、超声波检查 B、头颅X线平片 C、脑电图 D、同位素扫描 E、脑血管造影
A、200Cgy B、250Cgy C、300Cgy D、400Cgy E、500Cgy
A、眼眶 B、扁桃体 C、颅底 D、舌根 E、口咽
A、舌根 B、颈后三角 C、咽或鼻咽 D、颈段食管 E、锁骨下
A、3000C、gy B、3500C、gy C、4000C、gy D、4500C、gy E、5000C、gy
A、颈前缘 B、披裂 C、舌根 D、舌骨下会厌 E、环状软骨下缘
A、舌根 B、舌骨下会厌 C、环状软骨下缘 D、颌下三角 E、乳突尖
A、2Cm×2Cm B、3Cm×3Cm C、4Cm×4Cm D、5Cm×5Cm E、6Cm×6Cm
A、颌下三角 B、上颈深前组 C、二腹肌组 D、胸乳肌前缘 E、锁骨上
A、5000Cgy B、7000Cgy C、4000Cgy D、8000Cgy E、9000Cgy
A、眼 B、阴囊 C、指 D、趾 E、脊髓
A、肝、脑 B、性腺 C、四肢 D、脊髓 E.心脏
A、腋下淋巴结 B、肺门淋巴结 C、隆突下淋巴结 D、纵隔淋巴结 E、锁骨上淋巴结
A、淋巴结压迫喉反射神经 B、癌瘤传入主动脉 C、胸背疼痛 D、大量吐血 E、长期不饮食
A、全身症状少 B、纵隔无侵犯 C、好发于年轻患者 D、全身衰弱 E、好发于年纪较大患者
A、热水冲洗 B、用力擦搓 C、用肥皂或洗浴液清洗 D、每天清洗多次 E、只用温凉水冲洗
A、直接浸润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腹膜种植 E、组织纤维化
A、5Cm B、6Cm C、7Cm D、8Cm E、9Cm
A、环甲膜 B、甲状腺 C、声带 D、上颈淋巴结 E、甲状软骨
A、颈髓 B、锁骨上下 C、纵隔 D、肺门淋巴结 E、腋窝
A、2~3Cm B、3~4Cm C、4~5Cm D、5~6Cm E、6~7Cm
A、3~4Cm B、4~5Cm C、5~6Cm D、6~7Cm E、7~8Cm
A、1/4 B、1/3 C、1/2 D、2/3 E、3/4
A、腰4上缘 B、腰4 C、腰4下缘 D、腰5上缘 E、腰5下缘
A、1Cm×1Cm B、2Cm×2Cm C、3Cm×3Cm D、4Cm×4Cm E、5Cm×5Cm
A、10Cm以上 B、12Cm以上 C、15Cm以上 D、18Cm以上 E、20Cm以上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①②③⑤ E、②③④⑤①
A、喉头 B、肺 C、心脏 D、脊髓 E、纵隔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E、3.0Cm
A、患者觉得舒服 B、减少肺部受量 C、减少心脏受量 D、减少对侧乳腺受量 E、增加肺部受量
A、30 B、35 C、40 D、45 E、50
A、肿瘤深度 B、照射野大小 C、机架角 D、机头角 E、患者体厚
A、1~2Cm内 B、2~3Cm内 C、3~4Cm内 D、4~5Cm内 E、5~6Cm内
A、上1Cm处 B、上2Cm处 C、下1Cm处 D、下2Cm处 E、锁骨头
A、3Cm×3Cm~4Cm×4Cm B、4Cm×4Cm~5.5Cm×5.5Cm C、6Cm×6Cm~7Cm×7Cm D、7.5Cm×7.5Cm~8Cm×8Cm E、10Cm×10Cm
A、前野挡铅是为了保护膀胱 B、后野挡铅是为了保护直肠 C、前野用4Cm×15Cm挡铅 D、后也用6Cm×15Cm挡铅 E、全程放疗不用挡野
A、第12胸椎 B、第12胸椎一半 C、第1腰椎 D、第1腰椎一半 E、第2腰椎
A、床左右 B、机架角 C、机头角 D、升降床 E、移动影像增强器
A、外侧2Cm B、外侧1Cm C、外侧0Cm D、内侧1Cm E、内侧2Cm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A、患者要常讲话 B、不要穿高领,紧领衫 C、不要吃辛辣食物 D、保护好射野标记 E、注意照射野皮肤是否破溃
A、将铅模托板牢固地插入槽内,并应有安全保证措施 B、患者照射时要练习张口 C、放置托板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姓名,照射野序号及正、反、上、下、左、的方向 D、在粘铅块时一定要和托板粘牢,用高粘度胶,以防脱落 E、因铅模托板较重,上、下必须小心,防止脱手,以免砸伤患者或砸坏机器
A、±0.1° B、±0.2° C、±0.3° D、±0.4° E、±0.5°
A、源皮距给角照射 B、源皮距垂直照射 C、中心给角照射 D、切线给角照射 E、反向给角照射
A、每日照一个野,每野剂量为2gy B、没日照2个野,每野剂量为1gy C、没日照三个野,每野剂量为0.6gy D、没日照三个野,每野1gy,后二野多给0.5gy E、没日照三个野,每野0.5gy,后二野多给0.75gy
A、5°~10° B、11°~14° C、15°~30° D、21°~45° E、46°~60°
A、头侧偏 B、患者仰卧于治疗床 C、躺平躺直 D、被照射的一侧位于床边 E、上臂外展双手抱头
A、加宽内乳照射的宽度 B、内乳野也按切线野给相同角度照射 C、改变切线照射野的角度 D、高机头角度的不同 E、增加内乳野照射剂量
A、治疗机架角在0°或180°时 B、治疗机架角在-45°或-45°时 C、治疗机架角在90°或279°时 D、治疗机架角在-130°或+130°时 E、治疗机架角在-60°或+60°时
A、首先患者仰卧躺好 B、头部垫枕,颈部伸开 C、头部矢状面与治疗床平行 D、不需要固定 E、头部、颈部与体中心线在一个平面上
A、切线照射技术 B、给角切线照射技术 C、垂直照射技术 D、适形照射技术 E、等中心切线照射技术
A、0.3Cm B、0.5Cm C、0.7Cm D、0.9Cm E、1.1Cm
A、机头角度旋转 B、增加源皮距 C、可用半野或加 D、减少照射剂量 E、调整切线野照射角度
A、全纵隔 B、脾门 C、腹主动脉旁 D、髂总、髂外科 E、腹股沟、腹淋巴结
A、2.5Cm~25.0Cm B、5.0Cm~25.0Cm C、7.5Cm~25.0Cm D、10.0Cm~25.0Cm E、12.5Cm~25.0Cm
A、白血病 B、霍奇金淋巴癌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样霉菌病
A、SSD剂量查PDD表求出 B、SAD剂量查TMR表求出 C、查PDD表要具备剂量率、能量 D、查PDD表要具备能量、肿瘤中心水平面积。肿瘤深度 E、SSD照射要注意给角度准确,SAD要注意升床高度
A、用手轻轻拍打或用婴儿止痒粉涂抹 B、用油膏 C、化学药品 D、贴胶 E、用手或其他物品抓挠
A、乳腺 B、纵隔 C、胸壁 D、内乳 E、锁骨上淋巴结
A、10Cm×10Cm B、20Cm×20Cm C、30Cm×30Cm D、45Cm×45Cm E、50Cm×50Cm
A、15° B、30° C、45° D、60° E、75°
A、1.5Cm B、2.0Cm C、2.5Cm D、3.0Cm E、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