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颅骨 B、脊柱 C、肋骨 D、骨盆 E、股骨
A、激励角度小于90% B、每个周期开始前横向磁化矢量均不为零 C、纵向磁化矢量可分解 D、横向磁化矢量可分解 E、纵向磁化矢量大于横向磁化矢量
A、静止质子信号低,与血流对比明显 B、垂直于切面的血管为高信号 C、平行于切面的血管亦为高信号 D、流动快的血流即使离开切层,也呈高信号 E、动脉与静脉可同时表现为高信号
A、自由水的自然运动频率高 B、结合水依附在大分子上,其自然运动频率水 C、自由水运动频率明显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 D、结合水运动频率介于自由水与较大分子之间 E、以上均对
A、结节硬化 B、神经纤维瘤病 C、神经元移行异常 D、脊髓低位综合征 E、胶质瘤病
A、颈总动脉 B、颈内静脉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A、2mm B、3、5mm C、4mm D、5mm E、5、5mm
A、颅颈交界处 B、颈部 C、胸部 D、腰部 E、胸腰部
A、1mm B、3mm C、5mm D、4mm E、以上均不是
A、1mm~2cm B、3mm~4cm C、5mm~7cm D、8mm~9cm E、以上均不是
A、心肌组织含水量减少 B、心肌组织含水量不变 C、心肌组织代偿性增加 D、心肌组织含水量增加,T1和T2值与心肌水份成线性关系 E、心肌组织含水量增加,T1和T2值与心肌水份成非线性关系
A、再生结节 B、肝细胞腺瘤 C、局灶性结节增生 D、黑色素瘤 E、海绵状血管瘤
A、M在xy平面上 B、M与Bo平行 C、M与Bo垂直 D、Mxy最大 E、Mz为零
A、1H B、13C C、131I D、31P E、23Na
A、改变射频脉冲频率 B、使用表面线圈 C、提高信噪比 D、改变主磁场强度 E、使用梯度磁场
A、MR波谱分析。 B、化学位移伪影。 C、分子环境不同产生共振频率差异。 D、CHESS法得到纯脂肪图像。 E、弥散加权像。
A、对组织对比差异的显示能力。 B、对解剖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 C、评估影像灰阶的参数。 D、评估信号强度的参数。 E、评估伪影大小的参数。
A、对比度。 B、信噪比。 C、对比噪声比 D、空间分辨率。 E、以上都不是。
A、干扰主磁场的均匀性。 B、部分体积效应。 C、产生热量。 D、电阻大。 E、密度大。
A、鉴别水肿与病变组织 B、碘过敏不能行CT增强者 C、在一定过程上区分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 D、发现脑膜病变 E、以上均对
A、血管源性脑水肿 B、细胞毒素水肿 C、间质性脑水肿 D、白质老化 E、以上都不是
A、急性脑血肿CT不如MR敏感 B、亚急性脑血肿MR优于CT C、可根据MR图像的信号推测血肿的时间 D、亚急性脑血肿在CT上可为等密度 E、以上都不对
A、动眼神经 B、外展神经 C、三叉神经运动支 D、舌咽神经 E、三叉神经第二支
A、神经纤维瘤病1型 B、结节性硬化 C、Chiari畸形 D、VonHippel-Lindau病 E、神经纤维瘤病2型
A、间质性水肿 B、细胞毒性水肿 C、渗出性水肿 D、血管源性水肿 E、梗阻性水肿
A、脑囊虫破裂会出现化学性脑膜炎 B、脑囊虫退变死亡会产生脑水肿 C、脑囊虫头节总是显示清楚 D、脑囊虫可发生在四脑室内 E、药物治疗后脑囊虫会缩小
A、T2加权像高信号 B、大血管因血流变慢可有增强 C、血管源性水肿 D、占位效应明显 E、脑回样增强
A、血管畸形 B、妊娠 C、严重脱水 D、脑部感染 E、血液高凝状态
A、常为单侧 B、边界清楚 C、眼肌和视神经可受累 D、T2加权像信号较低 E、眶尖脂肪可消失
A、20岁以下髓核含水量85%~90% B、变性时,含水量减少,至老年降为70% C、变性的椎间盘以低信号为主 D、变性椎间盘内可有混杂不规则、斑点状信号 E、椎间盘变性一定都有椎间盘脱出
A、I型主要反映血管化的纤维组织 B、II型主要反映黄骨髓成分增高 C、III型主要反映骨质硬化 D、I型和II型X线片上无明显异常所见 E、以上均对
A、是横贯性脊髓炎最常见原因 B、可使脊髓增粗 C、多见于颈、胸段 D、T1加权像不敏感 E、以上均对
A、发病部位 B、发病年龄 C、T1加权像不同 D、Gd-DTPA造影后有无异常增强的病灶 E、脊髓形态是否增粗
A、是否与第四脑室中央孔相通 B、小脑扁桃体是否下移 C、空洞的形态 D、空洞在椎管内的位置 E、以上均不是
A、椎间盘再脱出 B、假性脊髓膨出 C、小关节脱位 D、神经受损 E、以上均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以上均不对
A、多见于20岁以下 B、为前纵隔病变 C、可伴有重症肌无力 D、胸腺瘤信号与肌肉的信号强度相似 E、可发生囊变
A、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B、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C、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D、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E、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等信号
A、很少通过血行和淋巴管转移 B、局部浸润性生长 C、可沿邻边的胸腺与心包浸润 D、可伴有胸水 E、以上均对
A、气管右旁(奇静脉组)淋巴结 B、气管左旁淋巴结 C、气管隆突前淋巴结 D、食管旁组淋巴结 E、隆突下淋巴结
A、X线片 B、MR C、血管造影 D、透视下变换体位 E、以上均不是
A、主动脉骑跨 B、右室肥厚 C、肺动脉瓣狭窄 D、三尖瓣下移 E、室间隔缺损
A、巨块型瘤块直径等于或大于4cm B、结节型瘤块直径等于或小于4cm C、弥漫型小瘤结节弥漫分布于肝脏一叶 D、小肝癌瘤块直径等于或小于3cm E、微小肝癌块直径等于或小于2cm
A、T1加权像信号比脾高,T2加权像信号比脾低 B、T1加权像信号比脾低,T2加权像信号比脾高 C、T1及T2加权像信号均比脾高 D、T1及T2加权像信号均比脾低 E、T1及T2加权像信号均比脾相似
A、肿瘤大小和数目 B、肿瘤的T1值和T2值 C、肿瘤的形态和信号强度变化 D、肿瘤与肝脏的信号强度比(STR) E、肿瘤与肝脏的信号对比噪声比(CNR)
A、胰头 B、胰头、体部 C、胰体 D、胰体、尾部 E、胰尾部
A、占位效应 B、假包膜征象 C、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少数则相反 D、注射Gd-DTPA后显著均匀性强化 E、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A、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B、多为肾上腺增生所致,少数为肾上腺皮质腺瘤 C、肾上腺增生可为结节性和弥漫性 D、肾上腺皮质腺瘤多为单侧 E、肾上腺皮质腺瘤T2WI信号类似脑脊液信号
A、是卵巢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B、液性脂肪部分呈短T1长T2信号,与皮下脂肪类似 C、瘤内或瘤周可出现化学位移伪影 D、肿瘤内部结构特征主要有碎屑和壁突 E、肿瘤常出血和坏死
A、子宫内膜消失 B、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 C、结合带破坏 D、子宫峡部消失 E、子宫肌层变薄
A、IIA期 B、IIB期 C、IIIA期 D、IIIB期 E、IVA期
A、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B、MRI显示前列腺癌主要靠T2加权像 C、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中央叶 D、精囊受侵表现T2加权像呈低信号肿块 E、淋巴结转移首先累及闭孔和髂内动脉旁组淋巴结
A、骨囊肿 B、骨巨细胞瘤 C、尤文氏瘤 D、软骨肉瘤 E、以上都不是
A、发病率仅次于肺及肝脏转移 B、MRI的检出有高度的敏感性 C、MRI诊断的依据是骨皮质破坏 D、病变多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E、注射Gd-DTPA可增强
A、肱骨头骨骺为高信号 B、肌腱韧带附着处无信号 C、关节孟缘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D、肱骨皮质无信号 E、肱骨头和关节孟的透明软骨为低信号
A、形态呈波浪状 B、韧带内可见高信号 C、正常韧带轮廓分裂 D、横轴位易于显示 E、检查时膝关节应摆轻度外旋位
A、X线平片 B、CT C、MR D、B超 E、核素扫描
A、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B、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C、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D、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等信号 E、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等信号
A、外伤 B、应激反应 C、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D、再障 E、一过性骨质疏松
A、又称自旋-晶格弛豫 B、纵向磁化矢量由零恢复到最大值 C、横向磁化矢量由量大值降到零 D、与T2弛豫时间有关 E、与T1弛豫时间有关
A、又称自旋-自旋弛豫 B、纵向磁化矢量由零恢复到最大值 C、横向磁化矢量由量大值降到零 D、与T2弛豫时间有关 E、与T1弛豫时间有关
A、水 B、皮质骨 C、肌肉 D、脂肪 E、脑白质
A、Gx B、Gy C、Gz D、Bo E、傅立叶变换
A、湍流 B、层流 C、垂直于切层的血流 D、平行于切层的血流 E、有病变的血管内血流
A、常规临床用量为0、1mmol/kg B、怀疑脑转移病变时可加大剂量2—3倍 C、只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应用 D、常规临床用量为0、2ml/kg E、用于关节造影时应稀释
A、螺旋CT B、电子枪CT C、MRI D、SPECT E、PET
A、尾状核 B、壳核 C、苍白球 D、屏状核 E、丘脑
A、壳核及屏状核 B、苍白球及壳核 C、苍白球及屏状核 D、尾状核及苍白球 E、壳核及杏仁核
A、皮样囊肿 B、听神经瘤 C、小脑胶质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化感器瘤
A、可表现为T1、T2加权像等信号 B、增强不明显 C、可囊变、坏死D、可钙化 E、可出现脑膜尾征
A、T1加权像低信号 B、T2加权像高信号 C、桥脑肿胀 D、可包绕基底动脉 E、增强明显
A、沿脑脊液种植 B、出血 C、侵犯海绵窦 D、压迫视交叉 E、使垂体柄偏移
A、缩小 B、出血 C、钙化 D、脑水肿 E、无变化
A、圆形或椭圆形 B、规则光滑的环形增强 C、伴有水肿 D、可多个相邻 E、海绵状血管瘤
A、动静脉畸形 B、急性期出血 C、网膜下腔出血 D、亚急性期出血 E、海绵状血管瘤
A、假性动脉瘤 B、夹层动脉瘤 C、囊状动脉瘤 D、梭形动脉瘤 E、混合性动脉瘤
A、中心性脑桥髓鞘溶解 B、多发性硬化 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D、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E、渗透性髓鞘溶解
A、尾状核和壳核 B、苍白球和壳核 C、丘脑外侧 D、桥脑和中脑 E、内囊后肢
A、脑梗塞 B、脑外伤 C、长期饮酒 D、代谢性 E、遗传性
A、横轴位 B、矢状位 C、平行于视神经的斜位 D、冠状位 E、斜冠状位
A、T2加权像最为敏感 B、T1加权像显示较差 C、变性的椎间盘可出现真空现象 D、变性的椎间盘可钙化 E、以上均是
A、L1~L2水平 B、L2~L3水平 C、L3~L4水平 D、L4~L5水平 E、L5~S1水平
A、椎体受压 B、椎间孔增大 C、脊髓增粗 D、椎管周围囊性病变与鞘膜囊相通 E、椎间隙变窄
A、胸腺瘤 B、神经纤维瘤 C、支气管囊肿 D、皮样囊肿 E、畸胎瘤
A、气管旁与肺门淋巴结受累可为结节病的典型表现 B、淋受累常呈对称性分布 C、淋巴结肿大时,MR优于CT D、观察肺实质是否受累时,CT优于MR E、病理特征是肉芽肿沿支气管分布
A、横轴位 B、矢状位 C、冠状位 D、垂直于室间隔的长轴位 E、垂直于室间隔的短轴位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频发室性早博 D、单心室 E、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A、病灶内含铁血黄素沉着 B、病灶血管腔隙中含纤维间隔 C、病灶内钙化 D、A+B E、B+C
A、肝癌 B、肝腺瘤 C、肝囊肿 D、肝海绵状血管瘤 E、胆管瘤
A、病灶周围肝实质充血水肿 B、病灶周围肝实质无充血水肿 C、病灶呈多囊 D、病灶中心有坏死 E、病灶内有间隔
A、双线征 B、晕环征 C、靶征 D、灯泡征 E、花环征
A、胰腺肿大 B、胰腺萎缩 C、胰腺钙化 D、胰管扩张 E、胰周淋巴结肿大
A、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B、T1及T2加权像均为低信号 C、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D、T1及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 E、以上全不是
A、T1及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 B、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C、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D、T1及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 E、T1及T2加权像均为低信号
A、直径>0.5cm B、直径>1cm C、直径>1.5cm D、直径>2cm E、直径>2.5cm
A、瘤体直径大于6cm B、瘤体迅速增长 C、瘤壁薄并有局限性突起 D、附壁血栓形成 E、腹部突发剧痛
A、L3 B、L5 C、L2 D、L4 E、L1
A、为倒锥形结构 B、可分前肌纤维质,中央叶和外围叶3部分 C、中央叶占75%,外围叶占25% D、中央时还可以分为移行带,中间带和尿道周围带 E、T2加权象上前列腺包膜为线状低信号
A、X线片 B、CT C、MR D、B超 E、以上均不是
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 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 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 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剪裂伤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膜型脑囊虫病 D、病毒性脑膜脑炎 E、霉菌性脑膜炎
A、物质CT值反映物质的密度,CT值高则密度高 B、CT值受X线管电压、CT装置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C、钙化CT值()80-300HU D、脂肪CT值()-5HU至-210HU E、骨皮质CT值>400HU
A、急性脑梗塞 B、亚急性脑梗塞 C、慢性脑梗塞 D、慢性出血性脑梗塞 E、急性出血性脑梗塞
A、瘤体与颅板呈锐角 B、增强幅度 C、合并出血、坏死 D、岩骨尖骨质破坏 E、中、后颅凹骑跨生长
A、肿瘤位于眼肌圆锥内 B、肿瘤内致密结节影 C、肿瘤增强明显 D、肿瘤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增强 E、肿瘤与眼球相邻
A、位于眼球壁上 B、肿瘤内团块状钙化 C、肿瘤密度较低 D、肿瘤增强明显 E、肿瘤可向眼球外膨出
A、边缘较深的脐样切迹 B、伪足征与分叶征形成机制相同 C、细小毛刺征诊断肺癌的特异性并不高 D、癌性空洞可为薄壁空洞 E、癌组织肺泡壁生长形成小泡征
A、薄层扫描 B、软组织算法重建 C、高KV D、宽窗宽(>1000) E、低窗位(>—600)
A、肿物呈卵圆形 B、肿物密度均匀,CT值45~60 C、肿物均匀轻度增强 D、肿物边缘光滑锐利 E、肿物内无气体影
A、胰腺局部或弥漫肿大 B、胰周蜂窝织炎和假囊肿 C、胰腺及胰管的条状钙化 D、吉氏筋膜增厚 E、假囊肿内气泡,脓肿形成
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 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 C、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 D、延迟扫描血管缩小或等密度充填 E、以上都不是
A、急性胆囊炎 B、胆总管结石 C、硬化性胆管炎 D、胆总管下段癌 E、以上都不是
A、肝炎和肝硬化 B、肪肝和血管瘤 C、肝炎和肝癌 D、脂肪肝和肝硬化 E、肝癌和血管瘤
A、胆囊床附近 B、右后叶第VI、VII段 C、肝尾状叶 D、左叶外侧段 E、以上都不是
A、脾钝挫伤 B、脾血管瘤 C、脾淋巴癌 D、脾脏梗塞 E、脾脏囊肿
A、横突孔骨折伴附件骨折 B、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横突骨折 C、胸椎骨折伴肋骨骨折 D、下腰椎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 E、胸椎附件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
A、腮腺恶性肿瘤 B、腮腺良性肿瘤 C、腮腺转移瘤 D、腮腺脓肿 E、腮腺良性增生
A、纤维瘤 B、平滑肌瘤 C、软组织肉瘤 D、血管瘤 E、畸胎瘤
A、佝偻病 B、坏血病 C、缺血性坏死 D、粘多糖病 E、关节结核
A、10% B、8% C、6% D、5% E、3%
A、15天内 B、25天内 C、35天内 D、45天内 E、60天内
A、病变可坏死 B、气管源性感染 C、累及肺实质较轻 D、早期侵犯大气管 E、吸收较慢
A、心脏呈普大型 B、心缘搏动减弱 C、上腔静脉扩张 D、主动脉搏动正常 E、肺血管纹理增多
A、增殖性病灶 B、纤维增殖性病灶 C、干酪性病灶 D、纤维性病灶 E、纤维干酪性病灶
A、血管瘤 B、平滑肌瘤 C、脂肪瘤 D、腺瘤 E、纤维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E、②⑤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E、①③⑤
A、上叶尖后段 B、下叶背段 C、中叶外段 D、下叶后基底段 E、舌叶上段
A、心脏呈二尖瓣型 B、肺动脉段高度隆起 C、肺门搏动更明显 D、左心房不大 E、左心室不大
A、椎体的前外侧 B、后突椎体的前缘 C、侧弯椎体凸面 D、狭窄椎间隙的上、下面 E、相邻骨赘可形成骨桥
A、脊髓型 B、椎动脉型 C、交感型 D、神经根型 E、混合型
A、2天~3天以内 B、3天~4天 C、5天~7天 D、8天~10天 E、10天以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⑤ E、③④⑤
A、合并心功能不全 B、合并瓣膜病 C、附壁血栓形成 D、动脉瘤周围粘连 E、动脉瘤壁钙化
A、强直性脊柱炎 B、结核 C、化脓性骨髓炎 D、布氏杆菌病 E、伤寒
A、心底部密度增高 B、右心缘双弧影 C、气管隆突角增大 D、左心耳角突出 E、食管压迹
A、肺动脉圆锥部膨凸 B、心前缘膨隆 C、心前下间隙缩小 D、膈面延长 E、无特异性
A、蕈伞型 B、溃疡型 C、髓质型 D、缩窄型 E、溃疡型+髓质型
A、颈椎 B、上位胸椎 C、下位胸椎 D、腰椎 E、骶椎
A、贫血 B、法乐氏四联症 C、三尖瓣下移畸形 D、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E、肺心病
A、长度一般5m~7m B、吸收作用主要在上部小肠 C、空肠可见钟摆运动 D、回肠末端可见逆蠕动 E、回肠管腔壁较空肠厚
A、心脏呈“二尖瓣”型 B、右心缘“双弧”征 C、肺静脉高压 D、左心耳部突出 E、左心室不大或缩小
A、多发生于回肠远端 B、“卵石征” C、“跳跃征” D、管腔狭窄 E、纵行溃疡
A、心壁肥厚 B、室间隔穿孔 C、乳头肌断裂 D、室壁瘤形成 E、心包填塞
A、主要症状为无痛血尿和肿块 B、IVP可阴性 C、肾盏破坏及受压 D、肿瘤无钙化 E、可继发肾积水
A、甲状腺癌 B、肺癌 C、胃癌 D、直肠癌 E、宫颈癌
A、右心室重度增大 B、右心功能不全 C、肺动脉圆锥隆起 D、肺动脉干增粗 E、肺门“残根”征
A、骨纤维肉瘤 B、软骨肉瘤 C、巨细胞瘤 D、成骨肉瘤 E、骨血管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