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A.每半月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A.环境温度不低于5℃ B.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低于1.4MPa C.水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为系统设计工作压力 D.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D.工地重大安全事故罪
A.建筑特性 B.被动防火措施 C.主动防火措施 D.功能性防护措施
A.设计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A.0.5m B.0.8m C.1.0m D.1.2m
A.五百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下
A.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高度 B.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C.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时,不需计人建筑高度 D.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不计人建筑高度
A.1.00h B.2.00h C.3.00h D.4.00h
A.五日以上 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五日以上十五以下 D.十日以上十五以下
A.10×10-6 B.15×10-6 C.20×10-6 D.25×10-6
A.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脂 B.管道穿墙时可以有接口,但应做处理 C.管道穿过伸缩缝处时可以有接口,但应有抗变形措施 D.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冲洗和严密性试验
A.±1mm B.±2mm C.±3mm D.±4mm
A.10次/h B.12次/h C.15次/h D.18次/h
A.5m B.8m C.10m D.15m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0.4m B.0.5m C.0.6m D.0.7m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大于()。
A.5m3 B.10m3 C.15m3 D.20m3
A.排烟风机 B.排烟防火阀 C.排烟口 D.挡烟垂壁
A.上游 B.中游 C.中上游 D.下游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A.墙体 B.楼板 C.防火隔间 D.防火门
A.4mm B.5mm C.6mm D.7mm
A.法律方法 B.行为激励方法 C.经济奖励方法 D.因果分析方法
A.1 B.2 C.3 D.4
A.楼层较少一侧 B.楼层较多一侧 C.房间较多一侧 D.房间较少一侧
A.15 B.16 C.17 D.18
A.爱岗敬业 B.客观公正 C.提高技能 D.提高修养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A.0.5m B.1m C.1.2m D.1.5m
A.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设置 B.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 C.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D.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A.烟气的能见度 B.烟气的浓度 C.烟气的毒性 D.气体流速
A.报警阀一水源控制阀一报警阀辅助管道 B.报警阀一报警阀辅助管道一水源控制阀 C.水源控制阀一报警阀一报警阀辅助管道 D.水源控制阀一报警阀辅助管道一报警阀
A.穿越相同的防火分区 B.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 C.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处 D.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
A.消防电梯 B.疏散楼梯 C.疏散走道 D.避难走道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A.螺纹 B.焊接 C.法兰 D.承插
消防电梯的排水井的容量不小于()。
A.1m3 B.2m3 C.3m3 D.4m3
A.预制气溶胶灭火装置、自动干粉灭火装置有效期限检查 B.对释放过灭火剂的储瓶、相关阀门等部件进行一次水压强度和气体密封性试验 C.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喷气试验 D.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
A.0.60m B.0.61m C.0.62m D.0.64m
A.5m B.10m C.15m D.18m
A.本质性 B.依法性 C.基准性 D.稳定性
A.外墙 B.外墙的最远距离 C.外墙的最远水平距离 D.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
A.千人火灾发生率 B.万人火灾发生率 C.十万人火灾发生率 D.亿元GDP火灾损失率
A.支架 B.吊架 C.防晃支架 D.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