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
水下挖泥-桩基施工靠船构件安装+下横梁施工纵梁安装+上横梁施工+面板施工面层施工附属设施施工。
设计断面工程量、计算超深与计算超宽工程量、根据自然条件与施工工期计入的施工期回淤工程量。
大型绞吸挖泥船,船舶装机总功率0000kWsN<20000kW;计算超宽值为4.0m,计算超深值为0.40m。
某沿海满口15万吨级内航道疏浚工程,设计挖槽长度为5.5km,底宽为220m,底标高为-16.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设计边坡坡比为1:5,内航道浚前平均标高为-10.8m。本工程选用大型效吸挖泥船配接力泵船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后方吹填区,平均吹距为6.5k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淤泥、淤泥质黏土和黏土。 本工程港区后方吹填区面积为1.7km7,围堰总长为3.9km,为临时工程。地基为淤泥,泥面平均标高为-5.0m,围堰采用斜坡式抛石结构,顶宽为3.5m,顶高程为6.5m,外坡设计坡比为1:2.内坡为1:1.5,内侧铺设200mm厚二片石垫层,再铺设450g/mt无纺土工布倒滤层。围埝地基采用抛填1.0m厚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间距为1.2m,底标高为-14.5~-15.0m),铺设二层高强复合土工软体排的处理方式,其上抛填300mm厚碎石垫层。
绘制本工程围埝施工流程图。基床爆夯的工艺流程为:基床抛石一夯前断面测量布药起爆夯后断面测量检查沉降率--验收。
沉箱浮运的拖带方法有:跨拖法、曳拖法和混合拖运法三种。拖带前应验算:吃水压载、浮游稳定。
某海港新建30万吨级航道工程,航道疏浚长度为18k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流动性淤泥、软黏土、硬黏土,软黏土的天然密度为1.74t/m3,当地海水密度为1.025t/m3。按合同要求,其中1000万m3流动性淤泥和部分软黏土外抛到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为24km;剩余疏浚工程是吹填到指定吹填区,吹距为1.5-20km,平均运距为18km。施I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施工,施工工况为二级。施工前,根据浚前同-水深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计算的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816万m3和1796万m3。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轻、重载平均航速为18km/h。疏浚软黏土测定的施工参数见表。
本工程施工期正值台风季节。施工期间挖泥船曾发生一次尾轴漏油约800kg的事故。
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参故测定表:
某海港新建30万吨级航道工程,航道疏浚长度为18k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流动性淤泥、软黏土、硬黏土,软黏土的天然密度为1.74t/m3,当地海水密度为1.025t/m3。按合同要求,其中1000万m3流动性淤泥和部分软黏土外抛到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为24km;剩余疏浚工程是吹填到指定吹填区,吹距为1.5-20km,平均运距为18km。施I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施工,施工工况为二级。施工前,根据浚前同-水深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计算的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816万m3和1796万m3。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轻、重载平均航速为18km/h。疏浚软黏土测定的施工参数见表。
本工程施工期正值台风季节。施工期间挖泥船曾发生一次尾轴漏油约800kg的事故。
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参故测定表:
某海港新建30万吨级航道工程,航道疏浚长度为18k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流动性淤泥、软黏土、硬黏土,软黏土的天然密度为1.74t/m3,当地海水密度为1.025t/m3。按合同要求,其中1000万m3流动性淤泥和部分软黏土外抛到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为24km;剩余疏浚工程是吹填到指定吹填区,吹距为1.5-20km,平均运距为18km。施I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施工,施工工况为二级。施工前,根据浚前同-水深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计算的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816万m3和1796万m3。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轻、重载平均航速为18km/h。疏浚软黏土测定的施工参数见表。
本工程施工期正值台风季节。施工期间挖泥船曾发生一次尾轴漏油约800kg的事故。
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参故测定表:
某海港新建30万吨级航道工程,航道疏浚长度为18k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流动性淤泥、软黏土、硬黏土,软黏土的天然密度为1.74t/m3,当地海水密度为1.025t/m3。按合同要求,其中1000万m3流动性淤泥和部分软黏土外抛到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为24km;剩余疏浚工程是吹填到指定吹填区,吹距为1.5-20km,平均运距为18km。施I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施工,施工工况为二级。施工前,根据浚前同-水深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计算的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816万m3和1796万m3。15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轻、重载平均航速为18km/h。疏浚软黏土测定的施工参数见表。
本工程施工期正值台风季节。施工期间挖泥船曾发生一次尾轴漏油约800kg的事故。
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参故测定表:
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
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
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
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
某新建30万吨级海港原油码头工程,包括1个工作平台、4个靠船墩6个系缆墩和墩台间连接钢桥,以吸1座接岸引桥。
码头工作平台、靠船墩、系缆墩均为高桩墩台结构,桩基为钢管桩,设计有直桩和斜桩,桩径为P1200mm,长度为61~66m,钢管桩防腐采用涂层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平台斜桩斜率均为5:1,在工作平台底面高程处,斜桩PT111桩与直桩PT105桩的间距为6500mm,与斜桩P112桩的间距为7600mm,与PT105连线的扭角为60°,赆5。码头沉桩区泥面最高处标高为-7m,施工最低水位为1m.码头桩基沉桩选用桩架高度为84m打桩船,其水面以上桩架有效高度为72m、锤及桩帽合计高度为7m、吊锺滑轮组高度为2.5m,吊装定位时桩尖距泥面的富裕水深为1m。
本工程沉桩定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沉桩停锤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设计要求最后三阵(每10击为1阵)的贯入度平均值小于5mm/击。PT106桩沉桩过程中桩尖接近设计标高时的沉桩数据摘录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