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提到盛唐诗人李白,你会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 众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诗仙”的美誉流传千年!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李白的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起来品品诗,品品人,品品“诗仙”的内涵。 (教师分三列竖排写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品诗品人) 师:同学们,全诗都在写梦游吗? 生:不是,还写了梦前、梦后。 师:课前,同学们阅读诗歌,写作了批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批注。 (二)品味“梦前” 师:“梦前”一共八句,有同学在语意理解方面作了批注。 投影:“信难求”的“信”是什么意思? 师:牛牧野同学,请读读你的批注。 牛牧野:“信”是“的确”和“实在”的意思。 师:好,请坐。“信”这个字我们其实并不陌生,我们找几句古诗文,同学们来比较一番,看看哪一个“信”的意思和“信难求”的“信”意思师一致的。 投影:《辞源》中“信”的部分义项:①诚实②信任③的确④任意 例句:①《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兰亭集序》:“信可乐也!”③《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师:先自己思考。之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学生自主思考,之后交流讨论)师:(走到一个学生身边)你选哪一个? 生:第二句。“实在”“的确”。第一句中“信”的意思师相信、信任。第三句中是任意、随意。 师:好,请坐。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古诗文中的词义呢?······ (三)品味“梦中” 师:诗人从“梦前”来到“梦中”。诗人梦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杨圣洁同学的批注,她的批注既有层次概括,又有解释。 杨圣洁:飞度:飞度镜湖,一跃千里。登临:一路高攀,一路见闻……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赏析,我们发现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生: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 (四)品味“梦后” 师:诗人从美梦中、或者噩梦中,或者一个“矛盾共同体”,当中醒过来,来到了“梦后”的现实世界。梦后一共七句,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师生诵读》 (五)读写结合 师:在阅读同学们批注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则批注,有请周慧康同学读一下。投影:追求人格独立,不畏权贵:维护人格尊严,安能折腰。 师:你这个批注有诗味,而且还有情味,很有道理和意义。如果给你个机会,为批注再加一个对局的话,你会加什么呢? 周慧康:儒道思想融合,诗仙本色:傲然悲愤并存,诗仙不朽。 (生齐鼓掌) 师:真棒!请坐,同学们想不想像周慧康同学一样锤炼语言呢?来,我们一起写一个尾批。在中国诗歌史上。“李杜”是齐名的,李白是“诗仙”,是浪漫主义高蜂,不妨借助杜甫这座显示主义高峰,我们来体味一下“诗仙”的内涵。上句是“江畔孤舟,途中瘦马,沉郁顿挫,杜子美为诗圣”。来,动笔吧。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之后学生展示答案) 生:梦中天姥,天上黄河,傲岸风骨,李太白为诗仙。 师:你前面的两句话,来自于李白的什么诗呢? 生:“梦中天姥”来自于《梦游天姥吟留别》,“天上黄河”来自于《将进酒》。 师:《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读出李白的什么性格特点?生:豪迈、豪放、傲岸风骨。 生:我写的是:月下金樽,云中蜀道,豪放飘逸,李太白为诗仙。 师:请解释下。 生:这个“金樽”是《将进酒》中的,“云中蜀道”来自《蜀道难》。师:好,同学们的批注让老师有点感慨:知我“诗仙”李白者,在座各位同学也!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李白一生为我们留下近千首诗歌。今天我们只走进李白的名篇之《梦游天姥吟留别》作品,品出“诗仙”的内涵。最后,老师也要写一个尾批献给同学们:师生携手共,同颂“诗仙”千古名。下课!
依据教学实录,在划线处填写理解古诗文词意的方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历来受到诗家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以上两文的诵读语调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