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B、并购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7年 C、商业银行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应超过50% D、商业银行对单一借款人的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比例不超过10% E、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50%
A、正常类贷款:尽管贷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B、关注类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C、次级类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D、可疑类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E、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补偿 D、风险转移 E、风险规避
A、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B、信用证保证金 C、黄金交易保证金 D、期货保证金 E、远期结售汇保证金
A、中国信托业协会是全国性信托业自律组织 B、中国信托业协会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 C、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行业监管组织 D、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是全国性、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 E、在中国境内批准设立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自愿申请成为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会员
A、评价政策方面 B、评价质量控制方面 C、评价实施方面 D、评价结果方面 E、评价内部监督方面
A、融资比例较高、金额较大 B、期限较长、成本较低和参与者较多 C、需要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 D、通过简单的融资和担保结构就能分散和降低风险 E、贷款偿还主要依赖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或者项目自身资产价值
A、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B、借款人利用合并、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本金或者利息已经逾期 C、改变贷款用途 D、同一借款人对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部分债务已经不良 E、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
A、定点交易 B、无形交易 C、信用拆借 D、质押拆借 E、抵押拆借
A、人口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产业可持续发展 D、生态可持续发展 E、社会可持续发展
A、将信托财产与其固有财产分别管理 B、将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 C、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 D、以信托财产提供担保 E、利用受托人地位谋取不当利益
A、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条件 B、金融资产转移与终止确认 C、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 D、企业间金融资产转入方提供了非现金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E、金融资产转移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
A、业务定义 B、会计核算 C、风险控制 D、操作流程 E、部门职责分工
A、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具有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功能,是近似于货币市场基金的一种存款账户 B、协定账户有最低存款余额2500美元的限制 C、可转换债券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在存款及其他负债之后,在普通股及优先股之前的债券 D、可交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过抵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 E、机动偿还期贷款把还本付息额与借款人的收入相挂钩
A、银行对债务人任何一笔贷款停止计息或应计利息纳人表外核算 B、发生信贷关系后,由于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银行核销了贷款或已计提一定比例的贷款损失准备 C、由于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银行同意进行消极重组,对借款合同条款作出非商业性调整 D、债务人申请破产,或者已经破产,或者处于类似保护状态,由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履行偿付银行债务E、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企业或类似状态
A、针对性强 B、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 C、交易对手覆盖面广 D、属于“一对一”交易 E、交易对手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A、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B、最低资本要求 C、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D、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E、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
A、创新类不良资产经营模式 B、附重组条件类不良资产经营模式 C、固定不良资产经营模式 D、转让不良资产经营模式 E、传统类不良资产经营模式
A、牵头行 B、代理行 C、参加行 D、副牵头行 E、联合牵头行
A、名义收益率 B、即期收益率 C、持有期收益率 D、票面收益率 E、到期收益率
A、分为横向、纵向和时间三个维度 B、时间维度上,在资本要求中嵌入反周期的因子 C、横向维度上,降低“太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D、纵向维度上,在资本要求中嵌入反周期的因子 E、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
A、开证行 B、受益人 C、通知行 D、偿付行 E、保兑行
A、同业拆借 B、同业存款 C、同业借款 D、卖出回购 E、同业投资
A、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 B、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等值可兑换货币 C、具备办理零售业务的良好基础 D、最近3年企业贷款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稳定 E、最近3年个人存贷款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稳定
A、诚实信用原则 B、依法合规原则 C、风险收益匹配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E、集中管理及总量控制原则
A、风险对冲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 B、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C、风险规避策略是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D、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E、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时,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A、金融期货与期权 B、资产支持证券 C、可交换债券 D、可转换债券 E、结构性票据
A、汇款人 B、汇出行 C、收款人 D、担保人 E、汇入行
A、信息共享 B、风险共担 C、独立审批 D、自主决策 E、风险自担
A、代收代付业务 B、代理银行业务 C、代理证券业务 D、代理保险业务 E、代理国债买卖
A、以券融资 B、提取超额准备金 C、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 D、再贴现 E、再贷款
A、汇款 B、汇兑 C、托收 D、信用证 E、商业汇票
A、正回购 B、逆回购 C、隔日回购 D、定期回购 E、买断式回购
A、场内交易 B、场外交易 C、柜台交易 D、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 E、非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
A、受托支付是指商业银行(贷款人)按照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手的支付过程 B、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10%或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C、单笔超过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D、采用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 E、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
A、法律成本是指因金融机构发生操作风险事件引发法律诉讼或仲裁,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依法支出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其他法律成本 B、监管罚没是指因操作风险事件所遭受的监管部门或有权机关罚款及其他处罚 C、资产损失是指由于疏忽、事故或自然灾害等事件造成实物资产的直接毁坏和价值的减少 D、追索失败是指由于内部操作风险事件,导致金融机构未能履行应承担的责任造成对外的赔偿. E、对外赔偿是指由于工作失误、失职或内部事件,使原本能够追偿但最终无法追偿所导致的损失,或因有关方不履行相应义务导致追索失败所造成的损失
A、架构调整 B、建章立制 C、简政放权 D、紧跟趋势 E、多措并举
A、发行普通金融债券 B、发行混合资本债券 C、发行证券回购协议 D、发行可转换债券 E、发行次级金融债券
A、与银行业绩的影响程度成正比 B、与经营重心的关系成正比 C、考虑相关性较高指标的综合权重 D、反映指标数值的可靠程度 E、反映各项指标冲突时的取舍原则
A、广告 B、公共宣传 C、促销策略联盟 D、社会公益赞助活动 E、人员促销